登录
第三方登录
秭归16名“出镜书记”帮村民带货 村播天团直播200多场,挣了100多万
湖北日报 2025-08-24 15:46:1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凡 通讯员郝明曦 周仕伟

一张桌子、一部手机、两盏采光灯,8月19日晚6点,秭归县乔家坪村“小高书记”的直播间准时开播。

这是今年小高书记的第25场直播,十几名乡亲们站在小高书记的背后,桌子上是他们跋涉好几里山路,拎来的几袋干洋芋片、几罐泡菜、一背篓花生米。

“小高书记”啥时开播?

“这个土豆粉怎么吃?”“还有没有干柿子卖?”“黄花菜再上一单。”

小高书记给直播间的网友讲解十几种山货,有时还会让身后的乡亲们喊出来露个脸:“长秀婶,这个土豆粉是你做的,来跟直播间的粉丝讲一讲,咋弄着吃。”


3333.jpg

秭归县乔家坪村“小高书记”的直播间。通讯员周仕伟/摄


微信图片_2025-08-21_164654_233.jpg

一场直播后,“小高书记”给卖出的山货贴单发货。通讯员周仕伟/摄

晚上9点20分,乡亲们带来的山货陆陆续续卖完,许多人还不想离开,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小高书记带货磨破了嘴皮子,我们留这里帮她凑人气。”

9点53分,直播间停播,还有村民围着小高书记:“下次直播啥时候,我多准备点货。”

一个多小时后,山坳里的村委会大楼里,灯光还亮着,小高书记和村委会直播团队还在盘点销售收入,“卖了10300元,明天一早赶紧发货。”

“小高书记”是村民们对秭归县乔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高艳云的称呼,今年来,小高书记的直播间啥时开播,成了乔家坪村村民们最关心的日常事务。

这个海拔800多米的半高山边界村,紧靠夷陵区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在以脐橙为主导产业的秭归县,存在感不强。“地理条件不适合种橙子,也没有啥主导产业,全村300多口人,年轻人大部分在外地打工,留下老小守家。”高艳云说,村民们想卖小菜和山货挣点钱,要坐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到县城,来回车费都要40元,村里留守的老年人,时不时会为孩子生活费和米油盐罐子发愁。

8月20日上午,乔家坪村2组,60多岁的王双群正在院场晒着土豆片,“7、8月份,我在小高书记的直播间,卖了1400元。”她掰着手指算着,两个月的生活费就够了。

今年3月31日开始,小高书记的直播间给村民带出了22万元的山货。“9成的村民都在直播间卖出了东西,邻近区县的村民也背着东西来卖。”

书记“出镜”从紧张到放松

“踏板书记,又来带货了?”8月20日下午,水田坝乡青蒿峪村党支部书记邹仲蔡骑着电动车走在山路上,路过的村民们亲切地打着招呼。

今年3月31日,秭归县在16个村启动“百村千主播”活动,在全县12个乡镇确定16个村作为试点,引导32名村干部走向镜头,16名“出镜书记”担当助农主播,参加直播带货培训。“毕业仪式”上,一套套直播设备作为毕业礼发给了“出镜书记”们。


集中培训2.jpg

秭归县启动“百村千主播”活动,引导32名村干部走向镜头,16名“出镜书记”担当助农主播。通讯员周仕伟/摄

51岁的邹仲蔡也是16名“出镜书记”之一,因走村访户骑坏过7辆电动车,被乡亲们称为“踏板书记”,她干脆就把直播间起名为“踏板书记”助农团。

今年3月之前,邹仲蔡还没有接触过直播带货,“第一次对着镜头,手心攥得冒汗,半天说不出一句囫囵话。”突然,直播间里的一句话让她感觉很亲切,“这不是咱老家吗?好多年没回来看看了。”

邹仲蔡意识到,直播不仅是带货,也是向外界展示家乡现状的一扇窗口。

邹仲蔡开始习惯镜头前的形象,扛着锄头挖黄土豆,给粉丝演示割土蜂蜜,直播间人气从寥寥数人到几百人同时在线,销售单量也直线上涨。很多在外地务工的老乡私信,让邹仲蔡多拍一些老家视频或在直播时带一带家里老人做的干货,“下一单,尝尝家乡的味道,也让爹妈高兴高兴。”

乔家坪村小高书记、青蒿峪村踏板书记、龟坪河村助农宋书记……一个个“出镜书记”相继开播,相互联动,把流量带进村里,把村民们的山货卖出去。

卖出山货带回了信任

肖祖寿,红花生米315元。向琼珍,湿盐菜28元。李经兴,干土豆片、干四季豆一共126.7元……乔家坪村村落夜话议事现场,“小高书记”拿着销售单据给村民们结账,多的4000多元,少的仅有几十元。许多中老年村民不会用智能手机,高艳云将带货收入全部换成现金,在各村组的村落夜话议事环节结算,让大家一起给村集体发展出谋划策。

“现在干货销路还不错,村里是不是建一个烘干房?”“货车入村不方便,道路要拓宽,大家都议一议补偿标准。”村里难解的事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顺利解决。村道拓建涉及35户村民的屋场占地,三天,字就签完了。

邹仲蔡说,直播带货几个月,从村民的屋场门口过,常被扯进屋拉呱,“不是让我帮忙验下山货质量,就是给村集体发展提建议,和村民的距离感近了很多。”今年村里要搞跑山猪和跑山鸡养殖,村民们义务来帮忙搞基建,还有不少外出务工多年的乡亲们联系她,打听回老家发展的机遇。

出镜直播带货,会不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影响到日常工作?龟坪河村党支部书记宋正平说,“村民们背着十几斤盐菜,走几公里山路,就为了换几十元活钱,直播带货给村民带来了挣钱门路,也是对村干部的信任。干群关系和谐了,扯皮纠纷少了,村委会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给乡亲们谋出路,求发展上。”

“推动出镜书记的初衷,意在提升村干部联农带农富农能力,助力农副产品出山进城,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进而推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担当作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秭归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郑翔表示,秭归县是中国脐橙之乡,涌现出了12个亿元村,但一些半高山村不适宜种植脐橙,产业薄弱、交通不便,是乡村振兴要啃下的“硬骨头”。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秭归县直面半高山地区发展痛点,16个试点村累计直播200余场次,直接带动销售100余万元,打通了群众致富路,更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责任编辑:李仁玺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