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丹江口市财政局:涵养营商环境“源头活水” 驱动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8-22 12:05:42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心蕙 徐瑞姣 胡斌)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近年来,丹江口市财政局积极履行财政职能,以精准有力的政策供给、靶向聚焦的服务举措,持续完善制度机制、破解企业难题,打出一套助企减负增能的“组合拳”,切实以财政担当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支点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财政动能”。

政府采购“阳光化”,搭建公平竞争“大舞台”。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丹江口市财政局运用“制度+技术”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积极落实“政采贷”等助企纾困政策,构建起“财政+采购人+代理机构+银行+供应商”五大主体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政采贷”的积极性。2025年至今,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投放金额占政府采购规模比例达63.9%,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不仅有效打通了企业融资“中梗阻”,更显著提升了政银企协同效能。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采购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从需求发布、投标报名到开标评标、合同签订等核心环节,彻底打破时空界限;同步启用政府采购数智化监管系统,借助合同智能预警功能,通过“电话精准指导+系统实时推送+提醒函定向送达”的立体化跟踪模式,高效化解履约风险。阳光透明的采购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各展其长”,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零费城市“再升级”,激活降本减负“强引擎”。自2023年丹江口市财政局牵头推进“零收费城市”创建以来,这座城市以改革攻坚姿态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2025年进一步在融资交易、用地、用能、生产经营、物流五大领域精准发力,通过“减免降补”的方式,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落好“减”字棋,以“真金白银”疏通融资“血脉”,推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累计为7623家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减费让利408.58万元;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大幅降至0.39%,共为483户企业减免担保费229.91万元。出好“免”字招,以“轻装快跑”助推企业发展,实施水电气报装红线外“零费用”,累计为企业免除相关费用426.36万元。布好“降”字局,以“政策红利”直抵经营“末梢”,严格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向企业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三资盘活“精细化”,挖掘存量资源“动力源”。为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能,丹江口市财政局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源、资金(“三资”)清查盘活与统筹运营改革,成效显著。一方面,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开展多次“三资”清理盘点,依托湖北省国有三资“三变”管控平台,全面掌握有效资产与近期可利用资产,为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金融企业的闲置低效资源资产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探索多元化盘活路径,通过市场化处置,完成“三确”(确权、确值、确责)的36宗经营性门面资产盘活;创新河道采砂资源盘活模式,完成4个流域2条支沟资源价值评估,由丹江口市水利湖泊局与国投公司、交投公司签订30年采砂经营权出让合同,成功开辟“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新路径。

从“阳光采购”畅通公平竞争之渠,到“零收费城市升级”卸下企业前行之担,再到“三资盘活”深挖资源潜力之矿,丹江口市财政局以精准有力的财政举措,靶向疏解营商环境“堵点”,有效化解市场主体“痛点”,全力培育经济发展“亮点”。这汩汩奔涌、汇流成河的“源头活水”,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驱动丹江口市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强劲引擎”,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支点建设注入不竭的澎湃动能。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丹江口市财政局将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继续聚焦企业所需与发展所向,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责任编辑:周玉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