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百强县数量中部第一,湖北县域经济如何量质并举
湖北日报 2025-08-22 07:58:3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畅通经济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牢记嘱托,湖北加压奋进。今年上半年,县域GDP增长6.6%,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仙桃、宜都、潜江等8地连续4年入选全国百强县市榜,总数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

站上新起点,面对支点建设新要求,湖北该如何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8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支撑。

湖北百强县数量跃居中部第一

WechatIMG80.jpg

一张榜单,见证湖北县域经济的跃升之路。

7月23日,2025赛迪全国百强县市榜单揭晓。湖北仙桃、大冶、宜都、潜江、枣阳、枝江、汉川、天门等8地上榜,总数全国第四,占中部地区近一半。其中7个县市的位次较上年实现了提升。

这已是湖北百强县连续两年在榜单上取得显著进步。去年,全国百强县中,上升5位以上的县域有6席,其中湖北4席,大冶和仙桃两县市分别上升12位和11位。

WechatIMG79.jpg

今年是赛迪顾问发布“全国百强县”的第十个年头。纵观十载,无论是百强县的数量,还是位次,湖北均有不小的提升——

十年前,首届榜单上,湖北只有宜都1席,排名第87位;至今,中部百强县从10个增至18个,湖北8个,中部第一。仙桃排名全国百强县第52位,离“全国50强县”越来越近。

WechatIMG78.jpg

如今,湖北县域发展正呈现百花齐放、提质进位的态势。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中,2024年已有19个GDP超过500亿元,比重超过30%。首个千亿县仙桃,GDP达到1125.13亿元,实现百亿增量目标。汉川、宜都、潜江、大冶、枝江5县市的GDP总量迈过900亿元大关,向千亿大县发起冲击。谷城县、宜城市、恩施市、阳新县、麻城市、老河口市,GDP总量跃过500亿元大关。

WechatIMG95.jpg

2024年,湖北GDP跨越6万亿元,其中县域贡献3.5万亿元,比重达58%。

县域经济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WechatIMG871.jpg

仙桃市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订单。六丰机械主要生产铝合金车轮轮毂,产品主要销往奔驰、沃尔沃、丰田、大众、北汽等主要汽车厂商。(视界网 刘贤双 摄)

数量与位次的“双升”,得益于近年来湖北县域特色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湖北支持各县域争先进位,做大做精特色产业,着力发展块状经济,建立“一县一品”“一业一品”的发展格局。从潜江小龙虾到仙桃无纺布,从大冶矿冶到枝江白酒,从“中国青砖茶之乡”赤壁到“中国蒸菜之乡”天门,湖北县域特色产业已经形成独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特色品牌。

但湖北并不满足于此。2024年,湖北首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8000万元激励县域强特色、提质效。专注于一根纱、一块布、一瓶水、一颗药、一粒米……越来越多湖北小城崛起,特质鲜明地站在人们面前——

农业大县阳新: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通过强链补链,该县引入远大医药等武汉都市圈龙头企业,形成“研发—生产—物流”一体化链条。

谷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骆驼、新金洋、金洋冶金等公司为龙头,不断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建立了特色鲜明、带动力强、集群集约、链式扩张的循环型工业体系。

枣阳: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装备制造等三大根植性主导产业,汽车摩擦材料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全国每5辆商用车中,就有2辆用的是“枣阳造”摩擦材料。

这种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让县域经济突破了“低端锁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不仅走出了特色化发展道路,也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

目前,湖北县域规上工业企业已达1.68万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高出全省0.4个百分点。40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集聚规上企业2462家,年营业收入达到8768亿元。

朝千亿县、县域50强冲刺

WechatIMG867.jpg

南漳县城关镇榆树岭村如诗如画的美景(视界网 熊明银 王庆铭 摄)

尽管湖北在百强县的数量、进位上取得明显进步,但放眼全国百强县尤其是50强县、30强县榜单,湖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产业水平不高、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数据显示,全国62个GDP千亿县,江苏22个,浙江11个,福建和山东各6个,同为中部省份的湖南3个,河南2个,湖北仅仙桃1个。

2024年,昆山市、江阴市GDP双双突破5000亿元大关,长沙县、浏阳市GDP分别突破2200亿元、1800亿元,而我省仙桃GDP刚过1100亿元。

8月19日,在研究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时,王忠林强调,要在锻长板、补短板上持续发力,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兴业强县富民,湖北正一体推动县域发展。

以产业兴推进县域兴。2024年湖北省发改委公布了全省29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11个重点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对所在县市的百强进位都起到了强力支撑作用。今年6月,又公布了36个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及4个省重点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名单,省发改委表示,将继续安排8000万元财政奖励资金,对排名靠前的优势集群进行激励,加速培育更多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湖北百强县正抬升标杆、勇争一流,朝着千亿县、县域50强加速冲刺。

“无纺布之乡”仙桃,精织一块布,玄武岩消防阻燃材料、建筑用复合膜等技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2024年实现产值200.22亿元。当前,仙桃正以非织造布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为牵引,加快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力争今年GDP突破1200亿元,在全省率先挺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并持续进位。”仙桃市主要负责人说。

2024年,大冶GDP达930.71亿元,距离千亿县只差“临门一脚”。今年上半年,大冶全力推进“工业振兴、品质提升、城乡融合、文化创新、优化环境”等五大攻坚行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以两位数跑出加速度。

湖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25年要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加快壮大40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

提升县城功能,更多的发展成果将转化为老百姓的真金白银。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更多GDP超500亿元的县城崛起,成为进位中国“千亿县”的优质“潜力股”,湖北经济底盘必将更厚、更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责任编辑:张爱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