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秋红 曹阳)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税务部门以跨区域协作机制为纽带,以探索税收事先裁定为抓手,构建“政策互通、征管互助、服务互联”的税收治理新格局,为大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丹江口市税务局聚焦辖区内重点企业,通过跨区域协同服务,助力企业突破地域限制,实现绿色转型与规模扩张的双向跃升。
打破边界,构建服务大企业“一盘棋”格局
面对大企业跨区域、链条化经营的复杂格局,传统属地管理面临重重挑战。丹江口市第二税务分局作为大企业重点税源管理部门,以跨区域协作机制为突破口,构筑服务大企业的坚实体系。
税源管理分局作为一线“探针”,精准识别大企业跨区域经营中的痛点堵点;征收管理股则发挥“中枢”作用,牵头制定《丹江口市税务局大企业跨区域税收服务与管理协作工作方案》,明确职责、规范流程。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大企业“一户式”跨区域税收档案,比如全面归集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新城)饮料有限公司、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均州)饮料有限公司等公司其集团架构、经营动态、关联交易及异地涉税信息。税源管理分局网格员据此开展精准画像和风险扫描,为提供超前服务和实施有效监管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升级,架起跨区域税收“高速路”
近年来,丹江口市税务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主动与襄阳、陕西安康、河南南阳等周边省市签订《跨区域协同合作协议》,建立“线上协同办+线下联动办”双轨机制。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实现跨省业务“一次不用跑”,平均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30分钟以内,累计减少纳税人办税路程超3000公里。例如,针对中交一公局集团丹江口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跨区域报验、“乐企”平台接入等请求涉税事项,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对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发票管理、政策适用等问题实行“一企一策”跟踪解决。机制运行以来,大企业复杂涉税事项平均处理时长压缩近40%,实现“一地受理、内部协作、结果反馈”,诉求响应“零时差”。
赋能发展,涵养经济活水“源动力”
跨区域协作机制如“一泓活水”,有效破除壁垒,畅通了大企业的“发展经脉”,作为丹江口市“水经济”龙头企业,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有限公司依托税务部门“绿税助企”机制,在跨区域协作中实现节水增效与税负优化的双赢企业税收确定性增强,合规成本有效降低,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核心业务与创新研发。同时,丹江口市第二税务分局设立大企业服务专员,征收管理股建立跨区域诉求快速响应通道。运用协作机制获取的多地信息,定期为辖区大企业提供集团整体税收健康检查,发布跨区域经营常见涉税风险提示。通过“税务体检”和“政策辅导套餐”,帮助企业及早识别潜在风险点,将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更为丹江口市涵养优质税源、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大支撑。
从“单打独斗”到“区域协同”,从“普适服务”到“精准滴灌”,丹江口市税务局以跨区域协作机制为笔,以精细服务为墨,为“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源头之地,注入服务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