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潜江观察| 养得了老,看得见家 潜江华美社区给出安心养老最优解!
湖北日报 2025-08-14 11:00:32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通讯员 杜少华 罗珊珊

潜江市广华寺街道是江汉油田总部驻地,随着油一代、油二代相继退休,老年人口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广华寺街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3万人,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养老需求迫切。

群众期盼处就是工作着力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潜江坚持开门教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广华寺街道华美社区探索“专业机构 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三位一体可持续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养老服务机构“嵌入”家门口

炎炎夏日,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内,透着沁人的清凉。

8月6日上午9时许,97岁的老人刘成应与家人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

年初,刘成应老人不慎摔伤,手术后需要专业护理,家人一番考量后,便入住了离家不远的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作为华美社区居民,老人如今吃住在养老服务中心,子女每天步行 5 分钟就能来探望。

97岁老人刘成应与家人们拉起家常,一片欢笑声。(湖北日报通讯员关洪磊 摄)

“住这里条件好、心情好,就像在家一样舒坦,我享清福啦!”刘老拍着手,乐呵呵地说。他的“小家”——一个两人间,暖色灯光营造出安宁氛围,适老化家具、电视、独立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整洁而温馨。

“不光住得舒服,照护更是贴心。” 女儿刘树琼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放心。“每天三餐不重样,荤素搭配讲究,护工把饭菜送到房间,闲了就陪老人说说话,父亲总被逗得合不拢嘴。” 最让她安心的是距离:“从家走过来不到 5 分钟,方便又放心。”

其实最初,家人心里也打鼓。“在医院时,母亲一听要送父亲去养老院,当场就哭了,以为儿女不管他们了。” 刘树琼坦言,带着父母实地看过环境后,父亲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住进来,“没想到他每天心情比在家还好,住了半年,老人满意,我们子女也彻底放心了。”

刘树琼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家庭的照护困境。“我退休后本想全心照顾,但父亲需要卧床,母亲年纪也大了,时间长了,我的身体也吃不消。” 她说,身边不少邻居都面临类似难题,能有个离家近、服务好的地方托底,太重要了。

在华美社区,这样的养老需求格外迫切。作为以油田职工周转和退休安置为主的移交社区,这里常住人口88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2683 人,占比高达30.5%,是典型的重度老龄化社区。

“老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方向。”华美社区党委书记王俊说,社区党员干部带着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两周内敲开200余户老人的家门,将收集到的“养老痛点”精准转化为“服务清单”。

以需求为导向,变化悄然发生。在广华街道和潜江市民政局的支持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盘活闲置资产,采用“以奖代补”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武汉市江汉区区属国企武汉吉年养老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运营。今年3月,一座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正式落成。

炎炎夏日,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内,却透着沁人的清凉。(湖北日报通讯员 关洪磊 摄)

这座总面积1400平方米的综合体,设有29张照护床位,并合理布局日间照料中心、专业评估室、康复理疗室、图书阅览室、休闲娱乐区等多个功能板块,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一站式的养老服务。目前已有17位老人入住。

“我们不仅要让老人住得好,更要服务到家门口。”王俊介绍,社区还联动辖区商超、药店等20余家商户资源,打造便捷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社区老人真正实现“离家不离亲,养老在社区”。


家庭养老床位把服务送上门

“养老院不想去,儿女在外地,怎么办?”这是许多高龄空巢老人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华美社区,79岁的彭传明和老伴找到了安心的答案——一张“安”在家里的养老床位,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专业的守护。

家,还是那个熟悉的家,但已悄然升级:床边安装了围栏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起身更安全,遇险一键求助;客厅配备了红外感应和门磁装置,若老人长时间无外出记录,系统自动报警;卫生间、淋浴处加装的辅助把手,有效防范滑倒风险。

居家养老智能化系统。(湖北日报通讯员 关洪磊 摄)

家庭养老床位由政府出资建设,带来的改变远不止硬件升级。

老人们还能享受为期一年的专业上门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医疗照护、心理慰藉等。此外,老人也可根据需求选择其他项目,自行购买服务。

以彭传明夫妇为例,服务团队每月两次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测量血压血氧;每天两次通过智能设备远程查房,实时监测老人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第一时间联动子女、社区志愿者等包联人员,确保老人得到及时救助。“我们的目标是让居家老人24小时享有‘看得见的安全感’。”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院长范姣介绍。

今年4月,彭传明老人生病住院期间,老伴清晨突发腰痛,一个紧急电话,服务团队工作人员迅速赶到,将老人送医救治。“有了这张‘床’和专业团队,在家养老心里更踏实了。”彭传明说。

居家养老,还有社区的守护。华美社区将188栋居民楼划分为11个网格,配备7名专职网格员,动态采集老年人健康状况、居住情况、服务需求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关怀活动。

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是潜江市对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积极回应。

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人家中,重点为失能、失智、半失能等居家特殊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医等上门服务。目前,社区已有100位老人像彭传明夫妇一样,有了“家庭养老床位”。

潜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胡明群说,设立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将养老机构的专业床位和服务“搬”进老人家中,为那些“不愿住、住不起、住不进”养老院的居家老人,提供精准的照护服务。


资源共享让养老服务人人可及

台上歌声悠扬,台下掌声不断……8月1日,在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一场庆八一文艺演出让老人们笑逐颜开。

激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响起,老人们精神矍铄地跟着音乐打拍,社区工作者用手机镜头定格了老人们的笑脸。看着一幕幕温情满满的场景,79岁的王奶奶感慨:“这才叫有滋有味的晚年。”

“这里不仅是一家养老机构,也是整个社区老人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王俊说,社区与养老服务机构紧密联动,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强化资源整合,着力打造院内院外一体化服务,让基本养老服务人人可及。

综合体三楼的多功能服务区每天热热闹闹,老人们在此观影、听讲座、习字绘画、下棋聊天,其乐融融。“这儿天天有乐子,和老伙伴们聊聊天,心情特别舒畅,有困难还能互相照应。”社区老人张爹爹满意地说。据悉,自今年3月试运营以来,养老综合体坚持“每周有活动,每月有主题”,已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0余场,服务院内和院外老年人超2000人次。

华美社区养老综合体内,老人们在此习字绘画,其乐融融。(湖北日报通讯员 关洪磊 摄)

华美社区养老综合体内,老人们可免费使用康养设施。(湖北日报通讯员 关洪磊 摄)

华美社区养老综合体内,医护人员就可以提供推拿、艾灸等中医理疗服务。(湖北日报通讯员 关洪磊 摄)

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社区积极整合资源,与江汉油田老年大学深度合作,开设戏曲、舞蹈、音乐等10余个兴趣小组。同时,探索推行“积分超市 公益激励”模式,鼓励低龄老人和社区居民参与网格助老服务,参与者累积的公益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养老服务,有效激发了社区互助活力,增强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养老不是简单的照料,更是让银发岁月有质量、有尊严。” 胡明群表示,该市将进一步深化“专业机构 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三位一体可持续养老服务模式,把银发经济作为产业培育,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深度融合,切实托起老年人幸福“夕阳红”。

责任编辑:李济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