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海拔、pH值、硒含量全部锁定!鹤峰葛仙米有了地方标准
湖北日报 2025-08-04 18:07:12


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许铮、胡青、实习生于若轩)8月4日从省地质局物探大队获悉,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由该队牵头编制的湖北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鹤峰葛仙米》已发布实施。

葛仙米是一种依附于原生态、无污染的水稻田生长的天然淡水蓝藻,呈墨绿色球状、拟球状,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其含有多种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

湖北鹤峰县走马镇是我国葛仙米主要产区。以往,经常有外地葛仙米冒充保护区域产品,也存在因标准缺失导致的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该标准明确鹤峰葛仙米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界定了其海拔700-1300米的稻田环境、土壤pH值5.5-6.5等生长条件,从源头杜绝非保护区域产品冒充。此外,还明确了种源、加工流程、质量提升路径和生态保护等要求,构建了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地域特色的标准体系。

近年来,鹤峰葛仙米产业发展经历了从阵痛期到黄金期的发展。此前,因部分水田种植面积的缩减和除草剂、化肥等的使用,导致部分葛仙米产量减少、质量下降。物探大队联合恩施州正春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探索“葛稻共生”模式,在走马镇优选水稻田,利用土壤改良技术,改善葛仙米生长环境。“通过调理和施用有机肥,土壤中的有机质显著提高,土壤pH值达到合理的范围,葛仙米实现了恢复性生长。”物探大队物化探院副院长郑雄伟介绍,此外,葛仙米又为水稻提供天然氮肥,促进水稻增产。

目前,鹤峰走马镇葛仙米示范田已经达到了2000余亩,亩产葛仙米干货约10斤、水稻约1000斤,且硒含量增加,口感也更好。亩产经济价值约2.8万元,大幅增加了农民收益。

据介绍,该标准填补了湖北省农业地质与地方特色农产品融合发展领域的地方标准空白,为全省富硒产业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下一步,将依托标准,推动鹤峰葛仙米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同时,推动“种植-加工-文旅”融合,助力鹤峰葛仙米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理标志产品。

责任编辑:廖志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