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湖北日报 2025-08-01 09:08:30

指引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深入学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000.png

【编者按】为更好学习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7月23-24日,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生态文明学科研讨会在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和全国省级、副省级党校的专家学者聚焦“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开展深入交流研讨。本报现刊发部分发言摘要。

1王焰新.jpg
以“双碳”目标引领产业结构性变革

王焰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要以“双碳”目标引领产业结构性变革,用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保障,通过政策的变化,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系统性变革,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构建可持续的粮食和水系统,推进宜居城市建设,为实现“健康星球,健康人类”的愿景提供“中国方案”。

一是要积极开展绿色产业调查统计,摸清家底,尽快出台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战略定位和目标,大力支持绿色产业相关技术创新,加强绿色产业政策引导与支持。二是准确把握当前数字经济的碳排放压力,从政策、产业、市场、要素、支撑和场景六个层面协同推进,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创新生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领域的碳减排工作,加速碳中和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碳”万亿新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积极探索和推进氢储能分布式发电、地热供暖、地热发电、地热 现代智慧设施农业、地下超长时高温储能系统等新技术,使绿色能源成为绿色崛起的动力源。四是推动降碳与减污协同,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进,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设施、新工艺为脉络,以网络化、智能化、零碳化为方向,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节能环保产业升级,不断发展和壮大智能环保产业,奋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桂建芳.jpg
为全球大河治理提供长江经验

桂建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流域内所有生命的发源地和载体,是典型的江河湖海复合生态系统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保护高度重视,先后4次在重庆、武汉、南京、南昌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为代表的品种培育技术稳步推进,驱动了水产遗传育种学科与水产种业的进步,淡水养殖技术的持续完善,解决了养鱼需求和水质净化的矛盾,共同推动了淡水鱼类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可持续水产养殖与人类未来食物安全保障的典型范例。养殖产量持续增长催生了让江湖休养生息、生态优先的中国渔业和水生生物养护政策,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而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保护长江母亲河的历史性标志性工程,开启了从“捕”到“养”再到“护”生态智慧的新策略。

自2021年实施“禁渔”以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逐渐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勃勃生机。长江“十年禁渔”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是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为全球大河治理提供了长江经验。

3张波.jpg
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张波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

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内在逻辑,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努力搞清楚保护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就经济论经济不是高质量发展,就保护论保护也不是真正的保护。必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保护,释放保护和发展的红利,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美丽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要正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性协同性不足、市场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坚持系统、协同、双赢的思维,从技术维度持续发力,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系统治理转变;从经济维度推进改革,下决心理顺自然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体系,深化权属管理改革,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由政府为主向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转变;从管理维度积极创新,完善权威高效的协调机制,由单一目标、单一部门、单一区域治理为主,向多目标、多部门、多区域协同治理、共商共赢转变,由相对粗放的环境治理方式向精准科学依法转变,努力改进落后的观念、标准、技术和管理,将环境保护作为引导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实现从消极“怨”环保,到被动“干”环保,再到主动“爱”环保的境界提升。

4赵斌.jpg
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和宣传

赵斌 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环境与民生的辩证统一关系,从生态维度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研究阐释宣传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校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一是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学理化阐释和学术化表达,梳理、提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标识性重大概念、原创性思想观点、原理性理论成果,阐释其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二是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湖北实践经验总结。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足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湖北践行“两山”理念、推进长江大保护的实践经验和制度性成果进行理论总结与提升,深入挖掘规律性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是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宣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各级党校基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努力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管用的方法讲管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5王满传.jpg
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

王满传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是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现代西方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和生态系统与其他系统关系认识论的扬弃和超越,是“两个结合”形成的生态文明原创性理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实践创新,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同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和思想保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取得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着眼于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大力倡导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积极担当大国责任,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超越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层面的思考,而从文明层次来认识、思考、升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超越以生产工具、生产模式、组织方式等为标准对文明进行定义,而从人类和其他生命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维度提出生态文明,创造了界定文明的新维度,为发展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形态指引了新方向。

6张云飞.jpg
推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张云飞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共有命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一理念在阐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自然财富和生态财富、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相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论断;在阐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论断;在阐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的主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真理伟力和时代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主要指生态优势,金山银山主要指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的是生态优势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必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为抓手,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应大力实现产业的生态化,不断增强产业的生态效益,促进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实现生态的产业化,充分发挥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谋划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经济,推动生态农业的智慧发展,推动生态工业的智慧转型,促进生态旅游的智慧驱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有机统一和深度融合。

7林震.JPG
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学科体系

林震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学科建设,对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新兴学科,生态文明涉及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现有学科体系中暂未设置生态文明一级学科,已有的二级学科主要依托其他学科设立,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

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学科建设,要进一步增强学科自信,注重研究方法自洽,形成自主的学科内核和学科范式,不断夯实学科的学术基础;加强政策配套,提升社会认同,稳定就业预期,努力强化学科的人才和环境支撑;准确把握学科的科学内涵和外延,精准设计学科目标和定位,科学确定学科边界,借鉴与融合生态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的交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经验,在保留现有交叉方向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学科整合,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学一级学科和生态文化与生态哲学、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制度与法治、美丽中国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史、全球生态治理等二级学科,逐步构建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为构建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提供学科支撑。

8乔清举.jpg
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乔清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人类发展进步的文明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融汇当代世界生态思想,总结我们党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就与理论成果,创立了系统深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低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体现了我国在发展模式上的深刻思考和重大变革。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低人口规模受益、高环境代价、殖民掠夺等不可复制、不可持续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了一种主动的发展模式变革和一种积极的生存战略选择。

绿色低碳发展以倒逼机制不断提升我国产业在国际生产力格局中的位置,基于新型能源的绿色技术集群代表着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基础方向,将深刻改变人类文明变革的底层逻辑。要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深入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站位、情怀、担当,从环保入手,促进发展转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字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磊 

图片/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艾丹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