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袁福国)7月20日早晨7时许,宜昌市当阳两河镇群丰村,国药中联药业有限公司的鱼腥草GAP种植基地已开启数字化耕作的一天。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土壤温度28.5℃、空气湿度54.9%等数据,药农们据此进行浇水、施肥等田间作业。生产团体负责人石爱民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立即呈现出一条完整的轨迹——这批药材从2月10日播种至今,经历过3次环境调控和1次病虫害防治。"从田间地头的一粒种子,到药房货架上的一味药,我们建立了全流程追溯体系。"
经历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该基地于近日通过国家新版GAP(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成为湖北首个获此认证的中药材基地。
长期以来,中药材在进入药厂前常被当作普通农产品,存在监管空白。如今,湖北以GAP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将质量管控关口前移至"种子落地"的第一刻,构建起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炮制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GAP认证犹如中药材的“品质护照”,不仅为种植、加工、储运各环节立下严苛标准,更以数字化手段实现“一物一码”追溯,让每味中药都能“说清出身、道明履历”。在中医药产业加速升级的当下,这份认证正成为道地药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架起“品质桥梁”。
“GAP基地的建设之路,可谓困难重重。”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道地药材研究院院长钟淑梅说,过去种地全靠祖辈传的“土方子”’,现在每一步都有“科学规矩”,种药得像做实验一样讲究。既要遵循现代化标准,又保持传统道地特性,从种质资源筛选到规范化种植,每个环节都需要突破技术瓶颈。传统种植中,鲜鱼腥草全年均可采挖,但这并不适用于GAP基地的规范化种植。研究团队连续三年跟踪研究,采集了上千份样本数据,详细记录每一株鱼腥草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状态。经过无数次的对比和分析,才最终确定了最适宜的采收期,确保收获的鱼腥草质量上乘。更棘手的是,建立全程可追溯系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信息化改造,这对企业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坚持高标准建设。"钟淑梅表示,"随着国家对中医药质量要求的提升,GAP认证不仅是药企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对患者用药安全的郑重承诺。虽然投入大、周期长,但看到我们的鱼腥草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提升,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这一切都值得坚持走下去。"过去普通种植的鱼腥草全草挥发油含量约在0.03%,GAP基地含量达0.06%以上,较普通种植提升了1倍以上。”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省药监局药品生产监管处副处长罗超介绍,当前,全省已有5家药品生产企业的9个品种GAP中药材基地提交申报资料。下一步,省药监局将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从种子到成药的全程可追溯,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院梅之南教授认为,通过标准化种植、数字化监管、产业化运营,既能保障药品安全,又能提升道地药材价值,"下一步需完善GAP药材价格激励机制,让更多药企愿意加入体系"。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