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负债200万元到年入180万元!岳桥村10年“扫”出致富路
湖北日报 2025-07-24 10:42:22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澍森 通讯员 陈恳

7月18日清晨,天蒙蒙亮,荆州市纪南文旅区凤凰街道岳桥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唐楚华第一个到达办公室,开始紧锣密鼓安排起周周保洁公司一天的工作,这个习惯他已保持了10年。

窗外,一辆辆保洁车辆引擎轰鸣,由党员村民组成的保洁队即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周周保洁的垃圾压缩车

从2015年村集体欠债近200万,到现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80万,10年时间,岳桥村在唐楚华带领下,凭借“一把扫帚”扫出了新天地。

唐楚华原本在荆州城区有一份高薪工作。2014年冬,村里几位长辈找到他:“楚华啊,村里欠着两百万的债,连路灯都断了电。你能不能回村里做点事?”

唐楚华反复看着村里的照片——泥泞小路漆黑一片,几个孩童举着手电筒,踩着破损的胶鞋蹚过水洼。照片背后孩子们歪斜的字迹刺进他心里:“什么时候村里灯才亮?”

就这样,唐楚华回村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希望带领村民致富。然而,第一次党支部会议就给了他当头一棒。会计捧出的账本显示,集体账户分文不剩。老支书无奈地说:“这些年村集体办厂养虾,不是机器故障就是饲料被偷,大伙的心都散了。”

经过三个月走访,唐楚华总结出过去村集体创业失败的病症:“没有制度、没有管理,更没有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村集体致富都是空谈。”

转机出现在2015年初。唐楚华偶然得知,凤凰街道刚铺设的3公里柏油路,需要外包日常保洁工作。唐楚华敏锐意识到其中的商机,他连夜起草制定方案,以村集体名义注册“荆州市周周清扫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接下了这笔生意。

“最初公司只招收了6名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唐楚华每天亲自扛着竹扫帚带着村民扫地,6人轮换只有他不休息,“新产业能不能活下来全靠这3公里的路。”他回忆:”一周扫下来,虎口都裂了血口子!”

在唐楚华的带领下,“周周保洁”员工们每天超额完成工作要求。他们的服务态度也得到街道办认可,接连承包下周边街道、菜市场等多地保洁工作。每月底薪两千元以上的待遇,相继吸引在外打工村民返乡就业。2018年,这支队伍壮大到80人。

保洁车队

“不和大项目合作,两百万欠款永远还不清。”凭借过去管理企业的经历,唐楚华深知,即使是扫大街,公司也必须不断改变和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2019年夏天,荆州一项目计划在园区建设日处理20余吨的压缩垃圾站,实时处理园区垃圾。得知这一信息后,唐楚华马不停蹄带着村干部,花了近80万元从外省购买两辆当时全国一流的垃圾压缩车,载重量分别为12吨和18吨,顺利承包下园区的保洁工作。

凤凰城4期小区

这次破釜沉舟换来丰厚回报。周周保洁的名气越来越大,接连承接了多个学校、社区的清洁服务,辐射范围扩展至120平方公里。

有了稳定收入,如何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逐渐被提上日程。2019年以来,岳桥村连续5年为全村村民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医保,累计支出152万元。2022年,岳桥村历史债务问题得以全面化解。

2021年,岳桥村整体搬迁进凤凰4期小区,离市区更近了。“金饭碗、银饭碗不如家门口的铁饭碗。”在周周保洁上班的村民李子江说,“现在每月稳定到手4千元工资,还包五险,比原来到外地打工强多了。”

责任编辑:陈博雷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