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玉米、夏大豆、棉花,“抗旱宝典”请收藏
湖北日报 2025-07-19 16:48:30

CB20220816192007989068.JPG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高温干旱天气持续,在田玉米、夏大豆、棉花如何抗旱?7月17日,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接连发布技术措施,指导各地科学应对,减少高温干旱天气不利影响。

01
玉米生产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技术措施

当前,我省春玉米处于蜡熟期,夏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在田玉米生产特别是进入抽雄吐丝期玉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一、合理灌溉,补墒降温

处于灌浆期的春玉米需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防止干旱引起的籽粒灌浆受阻从而降低产量;处于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的夏玉米对水分极为敏感,一旦干旱应及时灌溉,保障雄穗正常发育和花粉活力。可采取喷灌或微喷,每亩灌水20-30立方米。补墒的同时,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田间温度,预防35℃以上高温造成花期不育或花粉活力下降形成的花粒现象。

二、适量追肥,促进植株生长

春玉米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籽粒灌浆,预防早衰。大喇叭口期夏玉米是肥料需求的关键时期,可每亩追加尿素10-15公斤,促进茎秆健壮和雄穗分化,抽雄前可喷施芸苔素内酯(0.01%)与硼肥混合液,以提升花粉活力及授粉率。

三、辅助授粉,提升结实率

进入抽雄期的夏玉米若遇高温天气,可选择人工辅助授粉,在上午8—10点(露水干后)轻摇雄穗或拉绳辅助授粉,以增加授粉率或选用无人机辅助授粉,无人机在低空(距冠层2-3米)进行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四、强化病虫害防治

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玉米螟等虫害易暴发,同时叶斑病、茎基腐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雨后气温快速回升)也易发生,需重点防治。玉米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苏云金杆菌(Bt)进行防治;红蜘蛛可选用联苯肼酯、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重点喷施叶片背面;蚜虫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同时预防病毒病传播;叶斑病可喷施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茎基腐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嘧菌酯加噻呋酰胺进行灌根处理。喷药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段造成药害。

02
夏大豆生产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技术措施

当前,我省夏大豆正值开花结荚期,为需水临界期,持续高温干旱可能影响植株生长,造成花荚脱落,影响产量。

一、开花结荚期抗旱管理

灌溉调温。如发现叶片有萎蔫现象,应及时灌水补墒。灌水方法以沟灌为好,小水沟灌至土壤湿润即可,增加土壤及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气温,切忌大水漫灌,避免损伤根系或根系腐烂。同时可叶面喷施抗旱剂黄腐酸制剂,有效减少叶面蒸腾作用。

追肥促壮。对田间长势差的田块,应结合浇水或降雨,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或复混肥8-10公斤,促进大豆健壮生长,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在花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营养剂,增强植株营养,提高植株抵御高温热害的能力,减轻高温热害影响。

防治病虫害。在大豆开花结荚关键时期进行统防统治,病害重点防控大豆根腐病、霜霉病等,可选用甲霜灵、甲霜灵•锰锌等药剂。虫害重点防治点蜂缘蝽、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等,药剂可选用吡虫啉、氰戊菊酯等。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喷药,以避开高温。

二、鼓粒期抗旱管理

科学灌溉。鼓粒期遇干旱,需要及时浇水,便于养分向大豆籽粒转运。灌溉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灌溉时间过长、地温过高。灌溉时间长容易使田间湿度大,易导致根腐病发生;地温过高,灌溉后地温急剧下降会抑制根部传导功能,导致早衰。

喷施叶面肥。叶面喷施钼酸铵、磷酸二氢钾或者其他叶面肥可增强抗旱性,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饱满。

适时收获。大豆最佳的收获时间是豆叶大部分脱落,茎和荚变黄,籽粒饱满,手摇晃植株时有响声。收获较早,籽粒未完全成熟,影响产量;收获较晚,籽粒过于成熟易脱落,造成产量损失。

03
棉花生产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技术措施

目前我省直播棉和移栽棉分别处于蕾期和花铃期,近期通过对荆州、黄冈、孝感、黄石等地棉花主产区苗情调查,持续高温干旱导致部分棉田棉苗瘦弱、整齐度差、僵而不发等现象。特别是对于花铃期的棉株,是需水关键时期,高温干旱会导致蕾铃大量脱落并造成棉花纤维变短,棉花产量品质大幅下降。

一、直播棉田管措施

及时中耕破板结。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特别是在雨后进行中耕可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中耕深度以 10cm-15cm为宜。

喷施叶面肥。喷施营养型和生物型叶面肥,可补充棉花的营养成分,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在棉花现蕾期喷施硼肥2-3次,可减少落蕾落铃。建议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喷药,避免高温时段施用造成叶片灼伤。

分类化控促平衡。对营养生长过旺的棉田,使用缩节胺等及时化控,减少水分消耗。对受干旱影响严重的瘦弱棉田,喷施芸苔素内酯等生长促进剂,增强棉花的抗逆性,促进棉花生长。

做好病虫害防治。干旱条件下,棉花的抗逆性减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定期检查棉株是否有病虫害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特别注意防治盲蝽象、红蜘蛛、蚜虫等害虫,在干旱环境下红蜘蛛、蚜虫繁殖速度加快,危害加重。现阶段盲蝽象的危害较大,主要危害棉株顶芽、幼叶、花蕾和幼铃,比较难防,易迁飞型害虫,早晚活动,喷药以傍晚时为佳,最好对棉株行进行“来回拉网式”喷药,以防止成虫串飞,在发生盛期,注意连续防治,每7-l0天防治1次。

及时做好田间除草。封闭除草效果差的直播棉田,苗蕾期草害较重,采用中耕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化学除草要在无风或微风且喷头配备安全防护罩条件下定向喷雾,防止药液喷到棉株产生药害。

二、移栽棉田管措施

目前我省移栽棉处于花铃期,花铃期是棉花一生生长最旺盛时期,肥水需要量大。需水量占全生育的45-65%,肥料必须在水的配合下才能发挥作用,无水等于无肥。

及时灌溉。结合天气和苗情,灵活掌握灌溉时间,连续7天不下雨,棉株顶部3-4片叶中午出现萎蔫,叶片变厚,呈暗绿色,直至下午3-4时仍不能恢复正常状态,此时已表现出缺水状态,需及时灌溉。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沟灌、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方式,一般地块灌溉量每亩50-60 m3/次,沙土保水力较差,可分2-3次灌溉,最好在早、晚进行。

叶面喷水。在干旱严重、灌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叶面喷水的方法,为棉花补充水分。叶面喷水可以降低叶片温度,缓解干旱对棉花的影响。但叶面喷水要注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造成叶片灼伤。

中耕培土。灌溉后尚未封行的棉田可进行浅中耕培土。浅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松土增大水的渗透量,还可改善土壤通透性和肥水供应状况,促进棉株根系发育。中耕培土还可清除杂草,增强棉花抗倒伏性。

科学施肥调控。花铃期是棉花需肥的高峰期,高温干旱期间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肥水失调导致早衰。对沟灌棉田,追施尿素10 kg/亩,磷酸二铵5kg-8kg/亩。对缺钾症状明显的棉田,需补施钾肥。持续干旱易引发棉花缺硼,当田间棉花叶柄环带率较高、果枝发育不够健壮、蕾铃脱落率高于常年10%以上时,显示出严重缺硼,应及时喷施速乐硼等高含量硼肥。

三、后期田间管理措施

补施桃肥。8月上旬后根据棉花长势补施桃肥,俗称“盖顶肥”,每亩施尿素10kg。对于出现早衰的棉田,棉株根系吸收能力不足,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液,每周1次,连喷3-4次。

加强病虫防治。高温干旱会加速虫害蔓延,后期要加强对烟粉虱的防治。设施蔬菜密集的地方更易发生烟粉虱,需加强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早晨温度较低时烟粉虱活跃性低,迁飞能力较弱,是防治烟粉虱的适宜时间。用药时重点喷施叶背面,喷匀喷透。当发现烟粉虱危害严重时,使用噻虫异丙威+吡蚜酮,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推迟打顶时间。对受干旱影响的棉田,根据棉花长势适当推迟人工打顶时间或减少化学封顶药剂用量,延长棉株的生长时间,可增加果枝台数和亩成铃数。

责任编辑:刘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