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汉交通职院“水韵声动”到荆州开展推广普通话实践活动
湖北日报 2025-07-19 11:50:31

湖北日报讯(记者 余军 通讯员 王同祥)盛夏七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运学院“水韵声动”实践队奔赴荆州市资市镇,开展推广普通话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协调团队”的队伍,以普通话为纽带,通过语言赋能、文化浸润、产业助力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在资市镇的乡村社区与学校,实践队以“趣味课堂”形式开展推普活动:基础发音教学、四声调练习搭配绕口令挑战,结合方言与普通话对比,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提升表达能力;在江陵县资市镇初级中学,队员们还将经典诵读融入教学,《早发白帝城》等篇目在普通话演绎中传递文化韵味,让孩子们既掌握语言工具,又感受文化魅力。

针对少数民族村落与乡村群众,实践队用“心贴心”沟通打破语言隔阂。在公安县青羊岗土家族村,队员们从半掩的家门开始,手把手教村民说普通话,帮助他们实现与异乡亲人的顺畅沟通;在资市镇潘市村,村民刘大爷用标准普通话与务工儿子视频通话时,一句“收到了”道出亲情传递的温暖。这种跨越民族与地域的语言教学,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沟通能力,更强化了各民族共通共融的文化认同。

立足乡村发展需求,实践队还将推普与产业振兴、技能提升相结合。他们搭档资市镇“吊瓜书记”开展助农直播,用标准普通话推介“鹤歇元宝”等特色美食,让农产品与文旅资源“走出去”;同步开设的“普通话带货小课堂”,为村民培训直播话术与新媒体技能,助力培养“数字新农人”。语言赋能与技术赋能的双重叠加,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实践活动紧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乡村文化振兴主线,是青年学子学以致用、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通过语言桥梁搭建、文化基因传承、产业发展助力,实践队不仅为乡村破解了沟通壁垒,更以青春力量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写下了富有温度的注脚。

责任编辑:柯冬林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