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东湖快语 | 国产榴莲上市,农业现代化让高端水果越来越自由
湖北日报 2025-07-17 18:52:40

微信图片_20250717183027.png海南榴莲。来源:福建日报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榴莲爱好者们,你们吃过国产榴莲吗?

最近,海南三亚的“树上熟”榴莲即将上市,甜度更高、果肉更软糯,喜欢极致口感的榴莲爱好者,不容错过。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榴莲是典型的热带果树,对空气、湿度、日照、温度、水肥等条件要求苛刻。我国海南位于热带地区北缘,但过去试种榴莲多以失败告终。长期以来,进口榴莲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高昂的运输成本,是榴莲成为“奢侈品水果”的重要原因。

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海南榴莲种植终于有了突破。当地通过品种引进、杂交及驯化筛选出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研发人工辅助授粉、矮化种植、科学水肥调控及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海南榴莲从无到有,有力弥补了国产榴莲市场的空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海南全省榴莲种植面积达4万亩,今年发展至7万亩左右。

从依赖进口到本土量产,从“吃不起”到“随便买”,近些年,中国农业不断上演“逆袭之战”。“高端水果平民化”频频登上热搜:榴莲价格腰斩至19.9元/斤,荔枝从70元/斤跌至个位数,蓝莓从“论克称”变为“论斤卖”……这些现象背后,不仅是供需关系的调整,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写照。种植技术的突破、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产业模式的创新……中国人一次次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将“高端水果”价格打了下来,把它们送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实现“水果自由”。

“水果自由”,一头连着食客的味蕾,另一头牵着果农的收益。于食客而言,水果越是物美价廉越好;但对果农来说,借着消费者的“水果自由”实现增收致富才是目标。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实际需求,就要把小水果做成大产业,着力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水果产业体系,让水果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政府方面也要善于宏观调控、精于专业服务,由此提高“果盘子”的应市能力和综合效益。

水果自由的背后,蕴藏着14亿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北有苹果、梨的清甜,南有香蕉、芒果的馥郁,车厘子、榴莲等进口水果开始国产化,中国的“果盘子”越来越丰富,水果产业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我们有基础、有能力进一步满足大众的水果消费期待,让每颗水果都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期许,在舌尖上绽放出幸福滋味。



责任编辑:艾丹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