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宁亚飞、石少波)随州的杨先生被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折磨了十余年:血压时而飙升至200/120毫米汞柱,时而因体位性低血压骤降至65/50毫米汞柱,经常毫无征兆的晕厥,伴上肢轻微抽动,行走时天旋地转。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精准破解病因,并实施微创治疗,助其摆脱病痛。
十余年前,杨先生体检发现高血压,联合多种降压药仍难以控制,还逐渐出现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症状。更令人困扰的是,他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会突发头晕、晕厥,严重时甚至上肢抽动,多年来辗转多家医院,始终未能明确病因,身心俱疲的他一度陷入绝望。
今年6月,杨先生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求助。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II科赵庆彦教授联合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临床心理科组建MDT团队,细致梳理其十余年病史,最终锁定病因——多系统萎缩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据介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会导致高血压、低血钾,而多系统萎缩会引发体位性低血压,两种疾病并存导致血压“忽高忽低”,治疗时存在矛盾,极易误诊。
针对这一复杂病情,MDT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6月24日,泌尿外III科余伟民教授团队为杨先生实施肾上腺结节切除术,根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多饮盐水、佩戴弹力丝袜)及药物治疗,改善体位性低血压。
治疗后,杨先生的血压逐步恢复正常,晕厥发作明显减少,活动耐量提高,已能在家人陪伴下散步。“跑遍了大小医院都快放弃了,是你们救了我。” 杨先生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