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通讯员 周莹 艾帅
提振消费是今年的经济工作重头戏,一组数据传递出潜江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活力——
上半年,潜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4.17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排名居全省第2位。
7.5%的增速背后,是潜江在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力。从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到消费场景不断上新;从活动赛事轮番上演,到假日经济持续升温,让消费马车跑出“加速度”,也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政策发力,以旧换新撬动消费超5.2亿元
“早就想买这款吸油烟机,赶上国家补贴,直接减了593元,太划算了。”6月29日,在潜江小米之家中心城店,市民张女士买到了心仪已久的家电。
该店店长刘石娇介绍,国补实施以来,门店600个品类的数码家电产品销量激增,月销售额达120万元,同比增长30%,尤其是高端家电产品销量显著提升。
老百姓能否“买得实惠、买得舒心”,关乎消费市场的活力。今年以来,潜江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去年政策基础上,扩大补贴的品类范围,聚焦汽车、家电、3C数码三大类消费品,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潜力。
潜江一购物中心,顾客在挑选新款手机。(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在潜江小米之家中心城店门口挂起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横幅,吸引消费者前去选购。(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今年上半年,潜江结合以旧换新政策,开展手机团购促销活动,核销金额191万元,直接带动消费1552万元。
同时,采取“政府补贴、平台支持、商户让利”的形式,积极组织相关家电企业进单位、社区、企业,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推广活动,带动部分企业销售额增长87%。
作为大宗消费商品,汽车对消费市场具有极强的拉动力,也是政府联动企业实施促消费政策的重要领域。
6月30日,在潜江比亚迪海洋店内,咨询、购买汽车的顾客络绎不绝。“政策补贴叠加门店优惠,合计下来能省2.9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实惠。”趁着利好政策,市民李先生果断出手,订购了一台新能源车。
“政策+活动叠加,大家的购买意向更强了,店里客流量和销量显著提升。”潜江比亚迪海洋店销售经理杜璐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店销售汽车400余台,同比增长25%。
以旧换新政策,激活了潜江汽车消费市场。(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以旧换新政策,激活了潜江汽车消费市场。(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政策“组合拳”,激活了潜江汽车消费市场。“过去不少市民到武汉等地购车,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在本地消费。”潜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市汽车以旧换新2154台,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60%,
以旧换新政策杠杆效应突出。数据显示,上半年,潜江市以旧换新政策惠及8.7万人次,撬动消费超5.2亿元,杠杆效应达1:6.7。
“好政策可以四两拨千斤。”潜江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维说,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经济政策,也是惠民举措。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让消费者得实惠,更让市场添活力。
商圈+首店,日均客流量稳定在3万人次
商圈是城市消费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炎炎夏日,潜江万达广场内,人气随着气温水涨船高。
餐厅门口排起长龙、影院剧场座无虚席、奶茶咖啡店订单爆满、潮玩区吸引年轻人打卡拍照……
作为城市新商圈,潜江万达于去年12月6日开业,是潜江首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市场经理江瑞祥介绍,目前,商场日均客流量稳定在3万人次,周末日均销售额超120万,客流量和销售额在湖北省同级别城市的万达广场中排名第一。
潜江万达广场人气火爆,市民免费吃虾。(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潜江万达广场内,人气随着气温水涨船高。(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首店经济”是潜江万达的一大特色。商场引进的115家品牌中,潜江首店达62家,首店占比近60%,带来的不仅是流量,也是红利。
6月27日,火锅界的“排队王”——海底捞潜江首店正式开业,生意火爆。据介绍,27日至29日三天,日均营业额达10万元。江瑞祥说,海底捞的营业,影响力大,吸客能力强,不仅激发了潜江市民消费需求,还拉动了周围商户的客流,增强了商圈活力。
悦活里超市和万达影城也是首次入驻潜江万达。悦活里超市以其新鲜、高品质的生鲜产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商品,让潜江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一站式”精致生活购物;万达影城8个现代化观影厅,填补了潜江高端观影市场空白。
“商场汇聚了众多时尚潮流品牌,很多一线城市才有的品牌潜江也有,我和朋友经常来逛。”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刘晴说。
餐厅门口坐着不少排号等位的食客。(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餐饮店座无虚席。(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潜江万达商圈人流量大、充满年轻活力、商业繁荣、业态丰富。(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年轻群体是“首店经济”繁荣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江瑞祥说,万达广场客群瞄向“年轻化、潮流先锋、年轻家庭”,打造潮玩聚集地,以创新吸引八方“流量”,“锁住”更多消费力。
同时,商场开展“一票回本”等活动,串联海底捞、万达影城、悦活里超市、生态龙虾城等流量商户,与商场其他门店形成消费联动效应。
商圈+首店、商圈+活动、商圈+文旅、商圈+非遗等新业态遍地开花,为潜江消费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融合创新,拓展全域消费新空间
餐饮业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较大的一个品类,在促消费、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到吃虾季,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挤爆潜江龙虾城。
“终于到了。”来自武汉的张先生,带着家人自驾来到潜江,只为吃一口正宗潜江龙虾。
今年“五一”小长假,像张先生这样来潜江“打卡”的虾客,不在少数。
潜江虾皇餐饮店店长董兴华介绍,“五一”假期,该店接待食客5万多人,每天排1000多号,一天卖出小龙虾约4吨。
潜江生态龙虾城成为市民和游客消费的热点。(湖北日报通讯员 艾帅 摄)
五七龙虾城的五七小李子油焖大虾也是人山人海,每天都有2000多名食客光顾,排号上百位是常态。
凭借餐饮的热度,酒店推出“住宿+餐饮”联动套餐,拉动消费增长,入住率显著提升。潜江鑫乐大酒店推出“688元吃喝玩乐一整天”套票,带动营业额同比增长12%。
上半年,潜江抢抓假日消费、赛事经济热点,生态龙虾城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8%以上,全市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舌尖经济”不断释放新活力。
以虾为媒,潜江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让“食客”变“游客”,“流量”变“留量”,拓展全域消费新空间。
五七龙虾城旁的五七营地,利用客人等位时间,让食客在营地体验钓虾、娱乐、露营、住宿等项目,带动周边文创、饮料摊位增收。
生态龙虾城对面的水上乐园,将“吃虾”与“玩水”巧妙结合,不少食客在水上乐园体验闯关项目,“以前吃完就走,现在能玩一整天。”
如今,到潜江吃虾的食客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吃完小龙虾,可到曹禺文化公园,感受曹禺先生的艺术魅力;可去龙湾考古遗址公园,感受“天下第一台”章华台,领略“楚王好细腰”的来历;可去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享受水乡园林的好风光;可去生态农庄、露营基地,采摘水果、户外烧烤,体验户外田园农趣。
“需求旺,缘自供给新。”吴维一语道破新消费的密码。在他看来,文旅融合碰撞出的新场景,为消费提质扩容打开新空间,让消费有趣味、有新意,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