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工大学子用奥尔夫音乐疗法关爱孤独症儿童
湖北日报 2025-07-20 21:28:02

湖北日报讯(记者陈熹、通讯员雷思晴、张婕妤、杜霄璇)“拍拍手!跺跺脚!”节奏明快的鼓点伴着队员清亮的指令声,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7月8日,湖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雁临科创生‘声’不息”社会实践队前往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为孤独症儿童带来音乐疗愈课堂,引入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奥尔夫音乐疗法,通过乐器互动、旋律跟随等形式,为孤独症儿童搭建起与音乐沟通的桥梁。

据介绍,奥尔夫音乐疗法强调节奏、即兴与参与,通过调动感官帮助儿童建立安全感、降低社交压力,契合其认知特点。这一疗法在国外特殊教育领域已被长期实践验证,是针对孤独症儿童社交互动、感官统合等问题的成熟干预方式,但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仍很低。实践队将奥尔夫音乐疗法引入课堂,精心设计《拍拍跺跺动起来》《身体节奏操》《沙锤摇摆舞》《水果歌》等音乐互动环节。实践队队员们耐心引导,细致观察孩子们的反应,用真诚互动鼓励参与。课堂上,孩子们从最初的拘谨逐渐变得活跃,目光追随着实践队,小手小脚开始模仿律动,部分孩子主动上前互动,课堂氛围温馨而富有活力。

实践队围绕孤独症儿童康复支持体系,在院内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队员们与孤独症儿童家长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在康复道路上的困惑与期盼;与黄石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对话,了解临床干预现状与行业需求;与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士沟通,掌握儿童在互动中的真实状态。调研问卷设计精心,涵盖康复历程、效果评估、干预认知及对音乐治疗等新方法的接受度等多个维度,直指孤独症家庭的真实困境。一位队员紧握家长的手表示:“我们会认真整理大家的心声,呼吁社会给予‘星星的孩子’更多关注。”这些一手资料为后续服务和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实践队还在王军教授的带领下,为孤独症儿童家长带去了兼具专业深度与时效性的健康科普活动。他们结合专业知识与家长深入交流,以专业视角为家长系统解析孤独症发病原因。同时实践队从食物质地、气味及营养搭配等方面,深入剖析孩子挑食、拒食行为背后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力求为家长提供科学认知框架和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责任编辑:柯冬林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