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困苦磨砺坚毅 大爱滋养善意 ——湖北日报“赵旭红系列全媒报道”打造有生命力的作品
湖北日报 2025-07-16 11:54:31

cb202507140000491266830kic.png视频截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欣

从被遗弃的山村婴孩,到东北大学准博士生,这个毕业季,湖北日报全媒体报道农家女娃赵旭红被爱滋养、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励志人生的故事,感动了亿万网友。

据统计,赵旭红系列全媒报道,短视频播放量破亿,点赞超150万;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3万+;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285万,登上6月17日微博社会榜热搜。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等多次跟进转发湖北日报全媒报道;环球网等媒体热评,两任养父母撑起亮堂堂的人生;央视综艺节目《开门大吉》栏目组、“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活动主办方、抖音官方等相继向赵旭红发出活动邀请;东北大学官方发文:“赵旭红同学,东大欢迎你!继续向前冲!”

报道提示:关注毕业季

高校反馈有价值的线索

6月11日,湖北日报编辑部发布高校毕业季报道提示:大场面、小细节、学生演讲、校长讲话、师生互动、感人瞬间、震撼场景等,都可能出好新闻,需多留心,多拍摄,多记录。

作为驻站记者,我们立即依据报道提示,与孝感当地的高校联系,重点了解各学校毕业典礼时间、日程及相关活动情况,持续跟进知名校友活动、校长精彩讲话、自立自强大学生典型等。

网撒出去了,很快有了回音,捉到了“活鱼”。6月13日,湖北工程学院反馈了一条新闻线索:该校与湖北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赵旭红,今年考上了东北大学的博士;这名学生是个孤儿,将作为研究生代表在学校毕业典礼上发言。

孤儿、博士、联合培养、研究生代表、毕业典礼、发言……这些字眼让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条线索背后有新闻、有故事;也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赵旭红是哪里人,为何成为孤儿,这些年是怎么生活的,身边有哪些亲近的人,她经历了怎样的求学之路,有哪些个性特征,又有哪些闪光品质……

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更丰富的信息、更完整的故事?6月15日,湖北工程学院向记者提供了赵旭红的毕业演讲稿。

我们仔细研读了演讲稿。赵旭红的故事起源于山西的一个小山村,跨越了26年的风雨。她出生即遭遗弃成孤儿,被50多岁的养父收养;10岁时,养父病逝,由年过七旬的邻居夫妇接力抚养;如今,她考取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养父接力养父,善意回应善意。这个故事无关血亲,却有爱心接力;纵有万难,尽显青春光芒。

该线索很有新闻价值,我们研判后当即反馈给湖北工程学院,并预约第二天的采访。当晚,我们在学校官网等平台检索了赵旭红的一些信息,查询了相关规定,提前拟好采访提纲,制定拍摄计划。

全程录制:让情感流淌

3条短视频阅读量过亿

6月16日9时,湖北工程学院,毕业典礼开始。赵旭红登上演讲台的那一刻,我们开启全程录制。

“唯有努力,方能不负这份厚重的恩情”“不要因为学校的标签而自我设限”“收获4篇SCI论文,9项发明专利”“将这些资源用到极致的坚持”“大学之大,在于大师,更在于每一个不甘平凡的你我”……尽管看过演讲稿,但当现场聆听赵旭红的演讲时,我们仍被她从困苦中磨砺出的坚定坚毅、从大爱中滋养出的阳光自信而深深打动。

“他去世前最愁的就是我,怕他离开了没有人管我。”尽管知道赵旭红小小年纪就经历生离死别,但当她在我们的镜头前伤心落泪、抽泣讲述时,我们仍心疼不已。情感的流露如此真实、酣畅,我们不忍心打断,在她身旁轻轻安抚。这一幕,被后方编辑剪辑制作成一条17秒的短视频《26岁山村女孩考上985大学博士 回忆第一任养父伤心落泪:“遗憾无法报答养育之恩”》。

编辑从我们拍摄的素材中,选取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片段进行呈现,剪辑制作了3条短视频,分别为12秒、17秒、1分37秒,形成长短互补。3条短视频,让情感自然流淌,分别从“抓住每一次向上走的机会”“遗憾无法报答养育之恩”“大学之大,在于大师,更在于每一个不甘平凡的你我”等不同视角,为大家呈现一个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志存高远的农家女孩形象。3条短视频仅湖北日报短视频平台总阅读量超1亿,点赞量超150万,网友留言5.8万多条。

用心感受:细节见品格

边采访边迅速提炼主题

人是新闻中最活跃的因素。演讲结束后,我们找到机会,专访赵旭红。

为避免单一信源的局限性,更为了从多个侧面了解赵旭红,离被采访对象近些、再近些,我们还采访了赵旭红的老师、同学;通过微信视频连线,记录下赵旭红和奶爸、奶妈的相处日常;通过朋友圈,认识曾经的赵旭红。我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用心感受。

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感人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让人物语言鲜活、形象立体、心境可感、精神可触——

比如,“旭红”这个名字,饱含着第一任养父对女儿的爱与期许,希望她“像旭日一样红彤彤、亮堂堂”。旭日的象征意义,成为贯穿赵旭红系列全媒报道的精神符号与信仰图腾。

再如,赵旭红曾在朋友圈连续发布英语学习的打卡记录。记录中的一个个数字,展现着赵旭红的坚毅品格与不懈追求。

养母“临行密密缝”,为即将赴东北求学的赵旭红准备了5斤重的棉被;她舍不得吃,为女儿留着快干瘪的甜橙。那包裹进春华秋实里的甜,缝补在夏日冬雪里的爱,诉说着人性质朴与母爱深沉。

第二任养父母均已年过八旬,赵旭红贴心地为他们购置“防切手神器”,并计划暑期回家考驾照,带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反哺之情,感恩之心,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美德传承与善意回响。

只有倾听,没有观察与思考,采访是不全面的,就像录音笔不能记录下花香与草色一样。我们边采访边思考,根据采访、拍摄到的素材,在脑海中迅速提炼报道主题,即不止步于执着奋斗的个体,而是更关注爱心接力的群像,着力构建善意循环流动的价值框架。

从实验室操作台,到毕业典礼演讲台,时空转换,场景呈现,回望来时路;从个人奋斗到社会支持,从个体反哺到善意循环,依次展开,层层递进,点明向何处。报道主题的深度挖掘、写作框架的初步确立,对采访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多层发布:全平台推送

持续发酵引发全网共鸣

完善采访后,我们当天快速成稿,精心制作文图、视频等新媒体产品,根据不同平台的用户习惯和内容偏好,进行差异化传播,在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全平台推送。

6月16日深夜,湖北日报客户端刊发《她出生即遭遗弃成孤儿,十岁又痛失养父,如今考取985大学博士!》,讲述赵旭红的成长历程、社会帮扶体系和学术奋斗细节等;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祝贺!赵旭红(女,湖北学生),已被录取》,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呈现,当晚阅读量达到10万+,众多网友留言、点赞。

湖北日报微博设置#出生即遭遗弃的她考取985博士#等话题,强化互动性传播。6月17日,微博话题登上热搜社会榜,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冲破600万,小红书阅读量超33万,抖音阅读量超4000万,全网总观看量超5000万。

6月18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头条以《“那时的我仿佛被世界遗忘”……祝贺赵旭红,已被录取!》为题,转发了湖北日报微信报道。

多层次的内容发布,使得赵旭红系列全媒报道在不同受众群体中持续发酵,形成“省报首发—央媒转载—全网共鸣”的传播路径。我们努力打造有生命力的全媒报道,展现那不屈不挠的生命,让新闻走出单薄的纸页、抽象的概念,让读者共情、共鸣、共振。

微信图片_20250716095906.jpg

互动

熬过坎坷 旭日升起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25年6月18日《“那时的我仿佛被世界遗忘”……祝贺赵旭红,已被录取!》

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2025年6月16日《祝贺!赵旭红(女,湖北学生),已被录取》

湖北日报微信视频号《26岁山村女孩考上985大学博士 回忆第一任养父伤心落泪:“遗憾无法报答养育之恩”》《发表4篇SCI论文 获9项发明专利 “抓住每一次向上走的机会”》等

已分享给刚高考完的孩子,他将开启下一段人生之路,文中主人公锲而不舍的精神定会激励他,希望他的人生之路也红彤彤、亮堂堂。(读者 娟儿

遭遇不幸,仍未泯灭希望;熬过坎坷,太阳终将升起,努力向上的人生熠熠生辉。(网友 淘气 Sunshine

生在一个有爱的国家,长在一个有爱的社会,一群大爱的人托举,让她的人生红彤彤、亮堂堂。相信她的这束光,未来会照亮更多的人。(网友 灵敏

一群善良的人,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她的第一任养父,第二任养父母和他们的女儿女婿,都值得夸赞。(读者 杨小平 蔚然

真善美的接力,平凡铸就伟大,奋斗创造奇迹。从山村孤儿,到名校博士,努力与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花。(网友 忠群 Evila

逆境中生长的孩子,有着非同一般的坚韧。每次看到这样励志的报道,都感受到生命不屈的力量。(网友 ZL 遥想未来

这个故事比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更感人,感动哭了。小妹妹很励志,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感谢一路好心人的帮助。(网友 沉香 挑灯看剑

非常感人的故事,一路走来辛苦了,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灿烂。(网友 Leos

责任编辑:翟兴波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