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你还记得1998年簰洲湾那些树吗
湖北日报 2025-07-17 00:36:09

“弘扬三大精神 ★ 我的红色记忆”

你还记得1998年簰洲湾的那些树吗?

阮红成(时任解放军某部舟桥旅战士)

营区广播的歌声,每日清晨准时响起,如一把钥匙,不期然启开了心底深埋的锁。

当《为了谁》的旋律弥漫于晨雾之中,那熟悉的调子竟如一根细针,刺入记忆深处未曾愈合的创口——霎时间,27年前的洪水咆哮,裹挟着浑浊泥浆与惨烈悲壮,滚滚扑面而来。

微信图片_20250707083656.jpg

1998年8月1日,簰洲湾告急!合镇垸中堡村出现了决口警报,声音凄厉,撕裂了天空。

那晚,我们舟桥部队奉命紧急驰援,同行的还有武汉的空军部队,共199人。军车如离弦之箭,在泥泞不堪、危机四伏的土路上疯狂颠簸。狂暴的水墙如排山倒海般压来!车上的战友们瞬间被狂涛吞没、冲散!整整199名战友,在那一刻,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浊浪里……那晚,我身边两位战友:叶华林、杨德文等还有空军部队共19位同志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簰洲湾的滔天浊浪里。

8月4日回营,凯旋门前锣鼓喧天,百姓们夹道欢呼,可我们舟桥旅的队伍里,却永远空出了两个位置。庆功宴上菜肴丰盛,炊事班特意蒸了雪白暄腾的大馒头。我拿起一个,望着那纯净无瑕的白,却猛地忆起浑浊的滔天黄水与战友泥浆裹住的面庞,喉头像被什么死死扼住,一口也咽不下去。我悄然离席,独自走到院中。暮色四合,我望着远处操场上空荡荡的两个位置,才明白真正的失去——原来就是喧嚣中那两块无法填补的空白。营房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营房外,却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咀嚼着无声的夜,与那两处永恒的虚空。

簰洲湾的伤口尚未结痂,军令如山,三天后我们又转战荆州。这里的长江堤段,水面几乎与堤顶齐平,宽阔的江面风急浪高,像一头被激怒的巨兽,昼夜不停地冲击、撕咬着单薄的堤身。管涌如同堤坝的暗疮,在浸泡得松软的堤脚、堤坡不断冒出浑浊的泥水,每一滴都足以在短时间内溃堤,吞噬下游万千生灵。

微信图片_20250707083648.jpg

荆州堤上的“人在堤在”,不再是口号,而是刻进骨血的行动准则,是支撑疲惫身躯的最后一丝力气。连续作战的疲惫如山压来,每个人的眼皮都重若千斤,双腿因长时间浸泡在泥水里,浮肿、溃烂,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沙袋压在肩上,磨破了早已结痂又裂开的皮肉,血水混着雨水、汗水,浸透了军装。但只要险情出现,哨音就是命令!无论是深夜还是黎明,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烈日当空,所有人都会像上紧的发条一样弹起,冲向险点。扛沙袋、垒子堤,跳入齐腰甚至齐胸的浑水中探摸管涌口,用身体组成人墙减缓水流,再用沙袋、碎石甚至棉被去堵!“快!这边!”“堵住!堵住!”“人在堤在!顶住啊!”嘶哑的吼声在风雨浪涛中此起彼伏、相互应和。这吼声是命令、是鼓励,更是用生命许下的诺言。

我记得,在堵一个特大管涌的恶战中,浑浊的江水从堤脚一人脸盆大的洞口疯狂喷涌,迅速在堤内形成巨大的漩涡。沙袋扔下去瞬间就被冲走了。“党员先锋我先上!”连长一声吼,带头跳入冰冷刺骨、水流湍急的漩涡中。紧接着排长、班长、老兵……一个个身影毫不犹豫地跃入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用身体筑起第一道堤坝,减缓水流的冲击。岸上的战友疯了似地传递沙袋、石料,拼命往人墙脚下填塞。水中的战友被水流冲击得东倒西歪,呛着浑浊的泥水脸色发青,嘴唇冻得乌紫,但挽在一起的手臂如同钢铁浇筑般纹丝不动。“人在——堤在——”不知是谁在激流中艰难地喊出,立刻被众人嘶吼着接上,汇成一股撼天动地的力量,压过了洪水的咆哮!那一刻,脚下是冰冷的深渊,身后是万千家园,肩上扛的是比泰山还重的责任。这以血肉之躯筑成的堤坝,就是“人在堤在”最悲壮、最真实的注脚。

无数个日夜,我们就是这样在荆江大堤上搏命。累极了,就裹着湿透的军装,靠着冰冷的沙袋堆,在风雨中打个盹。常常是刚合眼,又被新的险情所惊醒,爬起来又冲上去。双脚溃烂流脓,踩在泥水里像刀割;肩膀血肉模糊,沙袋一压痛入骨髓。但没人退缩。因为“人在堤在”这四个字,早已融入了每一次沉重的呼吸,每一次奋力的托举,每一次与洪魔的对峙。它让我们在生理极限的边缘,依然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因为脚下这方随时可能崩塌的泥土,就是我们必须用生命守护的国土!

9月上旬,我们又转战汉口龙王庙——那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险的咽喉之地。在那里,“人在堤在”的精神再次化作铜墙铁壁。直到九月下旬,肆虐的洪水终于被彻底驯服,我也接到了前往长沙上军校的通知。

微信图片_20250707083702.jpg

27年,倥偬而逝。簰洲湾、荆州、龙王庙的惊涛渐渐沉淀为记忆里无声的底片,19位战友年轻的面容却并未随岁月模糊,反而在心底刻得愈深。今日清晨,当《为了谁》的旋律再次破开晨雾,那熟悉又陌生的音符,竟如时光逆流的潮水,裹挟着昔日洪水的腥气,裹挟着牺牲战友年轻的面庞,裹挟着荆江堤上那震耳欲聋的“人在堤在”的呐喊,和以身筑堤的决绝身影,轰然漫过今日平静的堤岸——旋律里,我仿佛看见叶华林在浊浪中最后一次回望,那清澈眼神如星坠水,瞬间照亮了整个灵魂的夜空;更看见荆江大堤上,无数战友肩扛沙袋,在风雨浪涛中屹立成一座座不屈的雕像。

歌声缭绕,直抵心扉,如一把无形的钥匙,豁然开启那扇锈迹斑斑却从未封死的记忆闸门。歌曲一遍遍唱响:“为了谁……”这追问如钟声回荡,在时间的长廊里反复叩击。27年光阴流转,我依然站在这里,替他们站立在晨光之中,替他们践行着“人在堤在”的誓言,用每一个未曾虚度的日子,用额上每一道深刻的年轮,作答这生命的永恒诘问。

营房上空,歌声缭绕,如青烟袅袅般盘桓于晨曦之上。我抬起头,只见东方朝霞正红得如血如火,仿佛熔铸了无数不灭的忠魂,静静燃烧于天幕;霞光深处,那不朽的青春身影,似乎正于光芒中列队成行,缓缓归来。

水退去了,但歌声永不退潮;他们沉没了,却在旋律里永恒屹立——当朝阳再次升起,营房广播准时响起,那首浸透生死的歌,便是一次次无声的点名,替大地呼唤着那19个年轻的姓名,也呼唤着那早已融入山河血脉、在每一次危难时刻都会轰然响起的——“人在堤在”!

责任编辑:刘振雄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