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上,有这样一位教师,用三十余载时光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他,就是57岁的夏定军老师。1985 年 3 月,带着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夏定军踏入学校成为一名代课教师。此后,他两次毅然选择脱产进修,只为夯实自身功底,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在教育生涯中,他先后担任会计、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务,尽管事务繁杂,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不忘初心,默默前行。
潜心教研:化繁为简的教学智慧
夏定军老师始终将教学质量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自 2004 年转正后,他更是将教研放在首位,在数学教学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曾经,班上有个叫小宇的学生,对数学十分畏惧,成绩总是在及格线边缘徘徊。一次,在学习 “鸡兔同笼” 问题时,小宇面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多种解题思路,彻底迷失了方向,急得眼眶泛红。夏定军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讲解常规的解题方法,而是带着小宇来到学校的饲养角,指着笼子里的鸡和兔子说:“小宇,你看,我们不用着急算,先仔细观察它们的脚和头。假如这些兔子都把两只脚抬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呢?” 小宇一下子来了兴趣,认真观察并思考起来。夏定军老师接着引导他一步步分析,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了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通过这种方式,小宇不仅轻松理解了 “鸡兔同笼” 问题,还掌握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之后的学习中,小宇对数学的恐惧逐渐消散,成绩也稳步提升。
为了打磨这套教学方法,夏定军常常在深夜研读教育心理学著作,对照班级学生特点做笔记。他还会利用周末时间,走访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家庭,了解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与困惑,将这些真实反馈融入教学研究。
凭借这种独特的教研特色,夏定军老师所带的毕业班曾在统考中连续 10 年在全乡质量检测中稳居前一二名,从未跌至第三名。在2010年暑期全乡教师大会上,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不仅细致讲解 “化繁为简” 的理论基础,还结合多个教学案例,阐述如何手把手教老师们在课堂上运用。他的分享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肯定,也引发了老师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要将这种化繁为简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会后,不少老师主动找到夏定军,组成教研小组,共同探讨更多学科的“简化”教学方法。
一切为校:破旧立新的办学之路
任校长后,夏定军老师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提升教学质量上。神堂小学曾是全乡条件最差、规模最小的学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夏定军开启了一场艰难的 “突围战”。
神堂村原有的一条主道路穿过校园,村民日常通行,连安葬抬棺也从校园经过,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夏定军决心改变这一状况,他四处奔走,积极与村民沟通协商,争取各方支持。面对资金短缺、施工困难等重重阻碍,他没有丝毫退缩。为了开辟新路,他带领大家挖山开路,每天早早来到施工现场,与工人一同规划、劳作。在烈日下,他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在风雨中,他依然坚守岗位指挥。
施工期间,他白天在工地协调,晚上就住在学校办公室,研究第二天的施工方案。有一次,因连日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刚修好的路基被填埋,施工进度严重受阻。夏定军连夜组织教师、村民开会,重新制定方案,再次四处筹措资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这条村民的必经之路改到了校外,彻底解决了多年的安全隐患和教学干扰问题。
在宾兴会小学,他积极奔走,多方筹措资金,为学校建起了标准化食堂,解决了师生的用餐难题;将低矮的围墙加高,为校园安全筑起坚实屏障;打造了 200 多平方米的“亲情驿站”。在他的努力下,宾兴会小学从一所落后学校一跃成为教育管理先进学校。
调任余长畈小学后,夏定军依旧步履不停。他为教室加装隔热层,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环境;建设标准化食堂,保障学生饮食健康。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薄弱校迈入全县全乡中等水平行列,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无私奉献:以爱育人的师者仁心
夏定军老师的奉献精神,贯穿于教育生涯的每一处细节。早年在杨狮坑小学任民办教师时,他每月工资仅有一两百元,经济十分拮据。但看到贫困学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用工资为孩子们垫付,自己的生活则靠着务农和家庭养殖勉强维持。多年来,他帮助过的学生不计其数,用微薄的收入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求学梦。
在余长畈小学,白家龙村距离学校路途遥远,因学生人数少、运营成本高没有司机愿意接送。夏定军二话不说,主动用自己的私家车义务接送五名学生风雨无阻坚持了近三个月。为节省学校开支,他亲自规划校园绿化,带领师生一起栽花种树、修剪枝丫,原本需要大笔费用的绿化工程,在他的努力下省下了一大笔资金。每当有老师生病请假,他总是第一时间顶上,一人承担两份教学任务,却从未索取任何报酬。
不骄不躁:永葆初心的教育坚守
多年来,夏定军老师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收获了诸多荣誉:赛课多次荣获县、乡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县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党员…… 面对这些光环,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平和的心态。年近退休的他,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用行动诠释着 “老骥伏枥,不用扬鞭自奋蹄” 的教育情怀。
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夏定军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者的初心与担当。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用坚守和热爱书写着教育的华章,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同行眼中的好榜样、乡村教育发展的坚实脊梁 。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