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东湖快语|604分就读高职,不必对“弃本从专”捶足顿胸
湖北日报 2025-07-14 16:31:19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杜宇慧

近日,浙江学子贺显贻高考604分,却放弃本科院校,投身武昌职业学院定向培养军士项目,引发广泛讨论。对于这份不同寻常的志愿,部分人认为是“浪费分数”“被舅舅误导”。

640.png

贺显贻的分数,超过浙江省特招线12分、普通类一段线114分。填报志愿时,首选定向培养军士,她直言“分数只是一个数字,本科、专科无高低之分”。这份选择,首先是基于兴趣,将“适合且喜欢”置于选择的中心,在学历焦虑弥漫的当下,带给人很多思考。

何为成功?“名校”曾是许多人心中最热切的选择。然而,从江西瑞昌3名高分学子未选北大清华,到贺显贻的选择,说明现在的一些青年正改变“唯学历论”思维,将自身兴趣、国家需求视为更重要的参考系,这与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形成呼应。2022年实行的新职业教育法,明确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如今,国家发展对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身在其中,更需学子找准自身禀赋与志向,激发潜能、行稳致远。

何为价值?填报志愿是实现自我价值、时代价值的必经之路,贺显贻的选择,建立在其不囿于世俗眼光的基础上。从准入机制来看,军校招生对女生较为严苛,贺显贻604分在军校竞争中优势较小,定向军士为其提供了更可靠的入伍通道;从政策设计上看,本科军校侧重战略管理、军事理论等,定向军士则聚焦技术岗位,随着信息化战争形态演进,技术军士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培养体系与军官同等重要;从职业稳定性看,定向军士毕业后直接入伍,起薪约6000元/月,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社会就业风险,确定性较高。这份选择的价值定位在于“不择高处立,而向宽处行”,既交织着个人理想、家国情怀,也体现了她和家人的某种深思熟虑。

“弃本从专”无对错。贺显贻炽热的军旅梦,源于军人舅舅的榜样力量,更源于其“报效祖国”的朴素信念。武昌职业学院的领导赞誉其“坚定选择让人钦佩”。钦佩什么呢?答案就是,人生赛道不止一条,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这样说,有的人可能会指责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多少人会满心欢喜让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是的,现实中,很多人可能不会像这个家庭一样这样做选择。但有家庭这样做了,尊重即可,大可不必捶足顿胸。社会认知和个体选择并不总是在一个频道上的,而这,是社会真实活力之一种。

责任编辑:肖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