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通讯员 余卓 贺意
“我信医院才来的,这么久还没好!”刘某某的悲愤在一次次清创手术中不断累积,他认定是“诊疗失误”,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刘某某因右腘窝囊肿伴随轻度胀痛到应城市某医院治疗,从住院到手术,看似按部就班的诊疗流程,却在术后埋下隐患。出院后,伤口反复发炎渗液,刘某某不得不一次次返回医院清创。
今年4月,刘某某到应城市综治中心反映诉求,该中心受理此案并指派诉讼服务中心负责调解。
经过十多天的“车轮战”调解,双方态度终于缓和下来——医院承认诊疗环节中的疏漏并鞠躬道歉,刘某某也表示愿意降低赔偿诉求,双方在责任划分和补偿方案上达成共识。
这起医患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应城市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成效的生动体现。
据悉,应城市统筹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警务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三类”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八大中心”建设,采取“8910”模式,即:8个常驻单位、9个轮驻单位、10个行业专业调解组织进驻综治中心,全方位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
应城市城北街道陡河村村民邓师傅误伐同村张师傅40余棵树,两人因赔偿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两大家人也跟着较劲。城北街道综治中心“舒心驿站”迅速介入,全国模范调解员舒元平先让两人坐下喝茶:“都是喝一井水的兄弟,舌头别比镰刀还利!”调解员请来林业员评估损失,又邀请双方异地亲属远程劝导,最终达成赔偿协议,两名老人握手言和:“小事不给孩子添堵,多亏驿站操心。”
近年来,应城市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田店镇“老田说事”、城北街道“舒心驿站”、城中街道“四方矛调服务团”、三合镇“三合为贵调解八法”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法和经验,让矛盾纠纷化解有理、有法、有温度,实现一站式受理矛盾、一揽子调处纠纷、全链条化解风险。
今年以来,应城市市镇两级综治中心办理咨询服务301件,受理矛盾纠纷1394件,化解1365件,化解率达97.9%。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