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恩施观察│主持人马友东:为天南地北人添乐
湖北日报 2025-07-14 10:56:31

微信图片_20250711143820.jpg马友东参加文艺活动。(受访者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刘铁铮 曾文祥

“我是被一张照片‘骗’来的。” 马友东笑着回忆与苏马荡的初遇。那是一张雨后初晴的照片:云雾从峡谷中漫涌而上,悬崖边的屋舍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勾勒出朦胧的诗意。“当时就觉得,住在这样的地方,比神仙还惬意。”

2017年,53岁的马友东从遂宁来到利川。一出火车站,他的夫人便被广告牌吸引,兴奋地说:“看,苏马荡,你我的姓都在上面。” 当即,马友东在苏马荡购置了一套避暑房。“夏天住进来,晚上还要盖被子,这在闷热的四川盆地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最初,他只是普通的“候鸟”,每日在山间漫步,于阳台上静观云卷云舒。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友东得知苏马荡计划举办首届候鸟艺术节,正在招聘主持人。有着数十年主持经验的马友东立刻报了名,“当时就想,闲着也是闲着,借此机会认识几个朋友也好。” 凭借沉稳的台风,他顺利成为首届候鸟节的主持人之一。

那届候鸟节在博云广场举办,20多个小区举牌列队,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入场,场面酷似奥运会开幕式。“那是苏马荡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候鸟文化活动,结束后好多人跟我打招呼,称赞‘马老师主持得好’,那一刻,我真切地觉得自己成了这里的一份子。”

如今,马友东的生活节奏与苏马荡紧密相连:每年6月来,10月走。 马友东细数着小镇的变迁:新市民广场周边成了“不夜城”,上千人在此跳健身操、新疆舞、拉丁舞,奶茶店、咖啡店、烧烤摊前常常排起长队;苏马荡大道拓宽升级,人行道铺成彩色,环城路二期通车后,堵车现象大为缓解;第二人民医院新院落成,小毛病无需再跑利川市区。“爱人总说我‘把苏马荡当家,把遂宁当旅馆’,大家聚在这里聊天、喝茶、分享生活,这种朴素的快乐,在别处很难寻觅。”

微信图片_20250711143813.jpg马友东担任活动主持人。(受访者供图)

首届候鸟节的成功举办,让马友东在苏马荡声名鹊起,也交到了一批热爱文艺的“候鸟”。2023年,来自重庆的“候鸟”编剧王再宏带来原创音乐舞蹈剧《苏马荡》,并邀请马友东担任执行总导演。

“我一看剧本就热血沸腾,这讲述的不正是我这几年亲眼见证的故事吗?”马友东说。剧本共分为《遥远的山乡》《春风暖阳》《变化的山乡》《崛起的苏马荡》《荡上风清》五个篇章,讲述了苏马荡几十年的变迁。

万事开头难。剧组没有启动资金,他主动垫付了3000元,同时也带动了一些热心候鸟主动给剧组捐款;没有专业录音棚,他带着团队在会议室挂满窗帘充当吸引材料,用三台手机进行土法录音;演员不足,他带领剧组一班人深入到各小区和当地村社寻找。“参加演出的人员中,有退休的专业演员,有卖菜的大姐,还有社区工作人员,大家都是自愿参与。

2024年8月16日,该剧公演,400多人登台表演,100多人负责后勤、维持秩序。演出结束时,台下掌声雷动。

“我们希望这部剧能一直演下去,成为苏马荡的文化符号。”马友东表示,今年,省民宗委已将《苏马荡》纳入“湖北省民族文艺精品工程”。

“这部剧不只是‘候鸟’的故事,更是所有苏马荡人的共同记忆。”马友东笑着说,“这就是苏马荡的神奇之处,它能把天南地北的人凝聚在一起。”

责任编辑:陈博雷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