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大江西流簰洲湾
湖北日报 2025-07-14 09:24:30

“弘扬三大精神 我的红色记忆”大江西流簰洲湾

湖北日报通讯员 江南月


“簰洲,簰洲了不起,长江见你,回头三十里…”著名诗人冯康男多年以前游览簰洲湾后,激情满怀写下的诗句,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

5月14日上午8时,嘉鱼县残联的七十多位代表,在县领导和工作人员、县义工协会的志愿者带领下,分乘两辆大巴车,前往簰洲湾瞻仰“簰洲湾抗洪烈士陵园”,参观“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

五月的天气,时雨时晴,我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一边充满对簰洲湾的憧憬。

我对簰洲湾的认知甚少,仅知道相传簰洲湾旧时有”小汉口”之称,商贾云集。“簰洲一条堤,家家打芦席。”的民谚流传甚广,“簰洲圆子”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簰洲小曲酒”也远近闻名。国家非遗民间乐器呜嘟,起源于簰洲湾古时放牛娃用泥巴捏成的乐器,经非遗传承人毕寅生研制推广后,现已享誉国内外。

四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位于中堡村的“抗洪烈士陵园”。

青山无语花垂泪,绿水呜咽草含情。我们手持鲜花,缓步进入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以抗洪英雄高建成烈士为首的十九座墓碑巍然耸立,墓碑基座上的烈士塑像英气勃勃,栩栩如生。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一向英烈们默哀、献花、致敬!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我们的最可爱的人!

瞻仰完毕,我们驱车前往”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公路旁的村庄干净、整洁,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的麦子已成熟,等待农人的收割。宽广的簰洲镇街道车水马龙,商铺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里,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伴随一个个展览厅声光影像现代科技的演示,波澜壮阔的98抗洪抢险英雄壮举重新浮现在我们眼前…

1998年6月至8月,长江流域爆发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流至簰洲湾转向西流三十里,独特的地貌形成了保卫大武汉的天然屏障,同时也增加了簰洲湾的防汛压力。8月1日夜,簰洲湾大堤突然溃口,汹涌澎湃的洪水瞬间无情地吞噬了田野、村庄、农舍…

前来救援的解放军指战员高建成在险情面前,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在洪峰中托举战友而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三岁。

七岁的小江珊被奶奶抱在一棵树上,奶奶遇难前对她说:紧紧抱住树干,死也不松手!等头上戴红五星的解放军叔叔来救你!小江珊在滔滔洪水中,紧紧抱住树干,坚持了九小时,终于迎来生命的曙光,被解放军王明华救下……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如今已成为武汉铁路公安处的一位民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簰洲湾的灾情,牵动着党和政府、全国人民的心。来自全国的救援资金和物质,极大地鼓舞着抗洪救灾军民的斗志,一封封请战书像雪片飞到指挥部,哪里有困难,我们上!哪里有危险,我们上!抗洪救灾的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冒着高温酷暑,肩挑手扛,大战洪魔,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群体和个人! 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

洪灾过后,英勇无畏的簰洲湾人民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重筑大堤,重建家园。如今的簰洲湾已建成临港工业新镇。

展览厅的冲锋舟,仿佛屹立着战士们英勇向前的高大身影;玻璃柜里的请战书,似乎回荡着共产党员的铿锵誓言;大幕上的簰洲湾新貌,如诗如画,演绎着牌洲湾人民的幸福美景。

在”簰洲湾抗洪烈士陵园”,在“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感到震撼,我们的灵魂一次又一次得到洗涤和升华。那一首当年传唱全国的歌曲《为了谁》仿佛又在耳边响起:泥巴裹着双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的父老,我的乡亲,我的兄弟姐妹…

二十多年过去,在西流簰洲湾这块热土上,英雄无悔长眠,美丽浴火重生。簰洲湾,一颗镶嵌在长江之滨的璀璨明珠 ,焕发着耀眼的光芒,那么亮,那么美!

【作者简介】江南月,本名胡昌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梦文学》主编 。

"我的红色记忆"作品及线索投稿邮箱:hbrbhsjy@sina.cn

(注:投稿请附图片或视频,以及收取稿费的银行卡号)

责任编辑:夏永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