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中,县域里有着最生动的实践样本。县融扎根县域,用镜头捕捉创新的火花,用笔触描摹发展的脉动。
他们既能听懂大爷大妈的方言诉求,也能解码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新潮想法,更会聚焦工厂车间的智改数转,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连同创业园的键盘敲击声、车间里的齿轮转动,一起写进时代发展的长卷里。这些扎根泥土的记录,不仅让县域故事有了烟火气,更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践有了可触可感的模样。
即日起,湖北日报客户端《“县”有佳作》栏目全新升级,将常态化展播县融优秀作品。我们诚邀各地县融积极投稿,让更多扎根大地的佳作被看见、被传播。
作品需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地方发展重点等重大主题,展现县域发展新貌;敏锐捕捉社会热点、县域特色事件等热点新闻,传递鲜活信息;精准回应民生痛点、需求难点等民生关切,体现人文温度。在创作中,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前沿技术,创新叙事方式、呈现形态与互动模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深度共鸣。
1.采取“县融自主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主题征集”双模式进行。县融可结合自身内容规划自主筛选优质作品推荐;湖北日报客户端将根据地方发展重点、社会热点等,定期发起特定主题的作品征集活动,明确征集方向与要求。
2.每月25日24时之前,县融将当月参评作品(湖北日报客户端链接)、作品简介(300字以内)发给频道主管或者频道对接人。逾期提交的作品自动归入下月参评范围。
1.评选组织:湖北日报编委办、融媒体中心组建专业评审组,评审组成员包括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新媒体运营专家等,确保评选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2.评选标准:从主题价值(30%)、内容质量(25%)、创新表现(25%)、传播效果(20%)四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主题价值重点考量与重大主题、民生关切的契合度;内容质量关注真实性、深度与可读性;创新表现评估技术应用、表达方式的新颖性;传播效果参考作品在湖北日报客户端的传播数据及社会反馈。
3.评选周期:一月一评,每月评选10件优秀作品。
1.荣誉激励:获奖作者将获得由湖北日报编辑部统一制作、盖章的荣誉证书。
2.传播推广:获奖作品纳入湖北日报优质内容池,在湖北日报客户端进行集中展示,同时优先在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纸媒、学习强国湖北平台等平台进行矩阵式推广,扩大作品影响力与覆盖面。
3.资源支持:获奖县融将获得湖北日报提供的内容创作指导、传播策略咨询等专项资源支持,助力提升后续作品质量。
4.人才培养:从获奖作品的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纳入湖北日报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其提供到湖北日报编辑部实习、进修的机会,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县融骨干力量,为共建频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版权要求:参评作品须为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纠纷或抄袭等问题,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参评及获奖资格,追回已颁发的证书和资源支持,并取消该单位及相关作者全年参评资格。
2.作品规范:视频类作品不得出现抖音、快手、B站等第三方平台的标识、水印或推广信息,确保作品的独立性与规范性。
3.解释权:本栏目执行方案的最终解释权归湖北日报所有,湖北日报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动态优化与调整,调整内容将提前通知各参与县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