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7月6日,我带着对求知的渴望走进湖北日报集团全媒体实用技能训练营。这次学习内容从主题宣传策划、政法舆情研判与管控机制及应对措施、新闻采写的技巧与方法到爆款短视频制作等,覆盖政法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是收获满满。特别是颜陈、王焱尧两位老师围绕政法舆情研判与管控机制、应对方法等内容展开的讲授,更是为我们舆情处置工作指明了方向、教授了方法,真诚二字便是从理论深处总结而来的舆情处置必杀技。
身处人人皆是媒体的时代,舆情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老师剖析当下舆情新特点时指出,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大、覆盖面广,任何掩盖、推诿或官腔套话,都会削弱政法机关的公信力。那些在发生舆情后删帖、封堵的笨拙手段,都往往是最笨的办法,因为删帖删不了事情的真相,封堵封不住信任的坍塌。当舆情发生后,只有以真诚沟通为渠道,才能让民意如清泉般涓涓流淌。
课程中,老师还为我们讲授了“枫桥经验”中蕴含的舆情启示,其精髓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真诚互动。相信群众、重视群众、发动和依靠群众,才是枫桥经验的取胜关键。这一智慧同样适用于舆情处置工作。在突发事件中,重视群众,第一时间发声,不回避责任;态度坦诚,及时疏导负面舆情;公开透明,提高事件可信度;追究责任,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这才是舆情处置的基本方法。而这基本方法的背后,也不过是蕴含真诚二字。
回到工作岗位,我将带着这份真诚,重新审视舆情处置工作,放下控制思维,以平等姿态走进舆论场,少一份“无可奉告”的傲慢,多一句“正在努力”的承诺;在回应质疑时,少一点“太极拳”的推诿,多一些直面问题的勇气。真诚,不是放弃原则的妥协,而是以更柔软的姿态抵达沟通目标。当每一个回应都从心出发,我相信,舆情便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成为推动工作进步的宝贵镜鉴。
此次训练营,颜陈、王焱尧老师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喧哗舆论场中一场处世之道的博弈,唯有真诚得人心,唯有真诚平舆情。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训营第52期学员/钟祥市委政法委/王德霞)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