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年以来,麻城市聚焦项目建设年要求,坚持把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作为服务全省支点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扎实推动干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
突出思想淬炼,升腾发展“强气场”。在解放思想中激发发展活力。举办“解放思想、建功支点”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发改干部创造性提出建设“产业链补链强链项目库”的建议,被市政府采纳。通过该项目库,全市精准储备85个总投资72.33亿元的补链强链项目,有力助推了主导产业的链式发展。在坚定信念中强化发展自觉。先后举办9个培训班次,通过“项目复盘+场景模拟”,沉浸式剖析经典案例,引导干部坚定“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全市干部团结一心、向难求成,成功推动一批超10亿元的大项目落户。在对标争先中抬升发展标杆。开展“对标争先、争创一流”活动,组织领导干部赴枣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学习考察20余批次。通过到对标县市考察学习,引导干部将汽配产业先进经验转化为打造麻城百亿汽配产业链的信心决心,成功推动立讯精密三期等链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实施“1+4+6”头雁集训营计划,举办2期外训和“整村运营365问”沙龙活动,东垸村书记学习运用堰河村经验,将昔日的软弱涣散村打造成“网红打卡地”。
突出能力锻炼,增强发展“硬本领”。紧扣发展强化专业训练。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在发改、科经、商务、文旅等重点部门开展“岗位练兵”“擂台比武”。文旅系统干部以龟峰山景区成功创5A为契机,出台文旅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策划举办文旅推介会、杜鹃文化旅游节,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4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紧扣发展强化一线锻炼。实施干部上派、交流、下沉、援企等四项行动,11名选派到招商专班的干部,如今大部分成长为一线招商“尖兵”,有力助推全市一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3个,跟踪洽谈项目119个。紧扣发展强化帮带淬炼。全面推行“青蓝结对·导师帮带”机制。在项目建设一线,17个专班安排50余名科级及以上干部,与110余名年轻干部结对子,共同为60余个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30余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70余个。
突出作风锤炼,营造发展“好生态”。以正确导向引领干部担当作为。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发展一线,建立组织部门“三联三访”机制。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2024年以来,经济口32名优秀年轻干部提拔进领导班子,起到了“用好一个、激励一片、带动一群”的促进作用。以实绩档案推动干部创先争优。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组织部门牵头建立干部实绩档案,动态记录干部履职表现。对工作预期不佳、推进迟缓、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个人,及时调度督办、找准问题症结。在国际大循环受到冲击的背景下,组织部门及时到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督办,督促打通提振消费政策落实堵点。全市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8亿元、增长8.4%,增速居黄冈第一。以学习教育促进干部作风提升。围绕企业立项、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工程建设等重点环节,坚决纠治服务企业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系统梳理懒政怠政、推诿扯皮、故意刁难等问题清单37项,通过建立“清单交办—限期整改—对账销号—跟踪回访”闭环管理机制,倒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促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一季度,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2个,总投资323.5亿元,同比增长64%。(作者:江卫国,作者系麻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