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育人长效机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校机关作为高校的管理中枢,肩负着管理育人的重要使命,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政治责任意识,推动管理育人工作落实落地。
明确管理育人的目标定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管理育人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高校机关要筑牢管理育人的思想基础,形成思想上的统一和自觉。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做到育人和育才的和谐统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意蕴,增强建成教育强国的决心底气,以政治学习提升政治自觉,确保每名机关党员和干部与党中央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路径上保持高度一致,树牢“以管理促育人、以服务助成长”理念。
强化管理育人的系统建构。高校机关部门众多,职责各不相同,一般按照部门或者工作性质来成立党支部。高校机关党委作为机关党建的专责机构,要强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通过理论教育、党性锻炼、业务培训等不断提升机关管理人员的育人素质与综合素养;要督促机关党支部根据机关业务工作实际来统筹制定党建工作计划,以支部党建引领推动部门事业发展,做到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防止“两张皮”现象;要做好对机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监督,切实提升机关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建设好机关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班子、党建秘书三支队伍,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头雁”效应,不断提高管理育人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提升管理育人的工作实效。扎实的干部作风是高校机关高质量落实各项工作的前提。机关部门应树立好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学校中心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让改革发展切实惠及广大师生。学生工作部门要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党的建设、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保障等深入学生一线,打通管理育人“最后一公里”。要强化榜样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强化身份认同,在面临“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时,机关支部要设在一线,机关党员干部要挺在一线,切实把机关党建优势转化为行动落实。要进一步强化荣誉激励,依托学校各级各类荣誉体系,加强典型宣传,强化示范引领。
构建管理育人的协同机制。机关党委要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党支部”联动作用,将管理育人成效纳入岗位考核体系,作为评奖评优的条件。不断完善大学章程及配套制度,研究梳理机关管理岗位蕴含的育人元素,编制《管理育人岗位指导手册》,着力培育师生法治思维与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管理与育人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遴选创建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推动管理干部以规范的管理行为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引领学生成长。同时,加强机关内部监督,由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牵头成立机关作风评议工作小组,开展作风建设综合监督评价,面向全校师生开通线上线下受理渠道,征集对机关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支部为抓手督促推动机关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为机关部门推进管理育人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作者:危煜祥,作者系长江大学机关党委书记)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