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进入七月以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省遭遇连续高温热浪天气,又由于我省大部地区处于台风影响范围,易出现短时降雨,温度高湿度大,体感依旧闷热。公众仍需注意防暑降温,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如何防治中暑、科学用药,记者采访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宋伟,宋伟药师提示:中暑急救有误区,不要酒精!不要冰浴!不要退热药!
中暑的急救处置
轻度中暑时,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
中重度中暑进展迅速,即核心体温明显升高、皮肤灼热、血压下降、昏厥、昏迷、痉挛等症状时,情况较为紧急,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可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冰袋敷头部、腋下等大血管处。
此外,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禁忌和注意事项,如有疑问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中暑后药物缓解有禁忌
对于轻度中暑,推荐使用藿香正气类药物,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中暑引起的头晕、腹胀、呕吐等症状。
宋伟药师提醒大家注意,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不能一起吃。并且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服用后切勿驾车或从事高空作业,对酒精过敏者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
"此外盲目用退热药也不可取。"宋伟药师说到。中暑发热是应激反应和病情体征,服药虽暂降体温,却会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救治,还可能加重肝肾负担,造成二次伤害。
除此之外,缓解中暑常见的药物还有十滴水和人丹。十滴水主要用于治疗因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但其成分中含有樟脑、干姜等,孕妇忌用,婴幼儿慎用。
人丹则具有清暑开窍的功效,可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及晕车晕船等,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即可,婴幼儿、孕妇也为禁用。
中暑后物理降温须谨慎
·一是酒精擦浴。因为酒精挥发过快,会使体表温度骤降,刺激皮肤血管收缩,反而影响体内热量散发,甚至导致核心体温居高不下。同时,酒精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尤其在中暑者脱水、身体虚弱时,可能加重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二是冰浴。因极低温会刺激皮肤血管急剧收缩,阻碍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反而加重核心体温升高。同时,寒冷刺激会引发寒战,使骨骼肌收缩额外产热,违背降温目的。此外,冰浴还可能损伤皮肤,对虚弱的身体造成更多不适。故更适合温水擦拭、风扇降温等温和方式。
宋伟药师提示,中暑急救有三要和三不要:要阴凉,要补水,要物理降温!不要酒精,不要冰浴,不要退热药!记住这些要诀,助你安然度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雪茹 实习生 熊筱歆)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