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日期,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 “党旗领航 数智报国” 实践团赴红安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该团队由6名新发展党员和1名发展对象组成,旨在通过沉浸式红色研学,引导青年大学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红安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与人文底蕴,领悟大别山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团首先前往红安县红色文化馆,重点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驻足细观红安绣活、传统油面制作技艺、皮影戏、红色歌谣等非遗项目,感受非遗与红色文化的交融共生,并围绕非遗中蕴含的革命智慧展开研讨,探索非遗活化在革命文化传播中的创新路径。随后,拥有38年党龄的 “红安红色革命故事” 传承人罗厚斌为实践团讲授专题党课,回顾建党至中共七大期间红安籍代表性党员事迹,阐述 “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 的红安精神,寄语队员 “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讲红安故事”。
实践团还到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与纪念墙,参观将军馆、董必武纪念馆等,透过历史文献、武器装备和复原场景,感受 “23年红旗不倒” 的革命精神及红安英雄群体的事迹。在七里坪镇长胜街,队员们驻足 “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 等红色旧址,铭记革命誓言。随后,他们来到七里坪镇八一村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缓步前行,在 “无名烈士之墓” 前久久伫立,;在纪念广场,队员们佩戴党徽,集体默哀三分钟。
此次实践既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党史学习教育之旅,也是一堂 “行走的思政课”。队员们深切感悟到红安精神内涵,将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数智报国的自觉,在新时代勇毅前行。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始终着力构建党员教育培养长效机制,将教育融入日常、延伸至实践,引导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