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聚焦湖北·武汉台湾周 丨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进入家庭?这场会上专家解读
湖北日报 2025-07-04 21:13:16

湖北日报讯(记者金凌云、王际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还有多久,何时能进入家庭?7月4日,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海峡两岸(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对此进行解读。

l_cb202412221209577183739oll.jpg.jpg

今年4月,北京亦庄举办了第一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陈学东说,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说明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中。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分上游、中游、下游,下游就是应用场景,包括个人和家庭的应用。“人形机器人就像人一样,要有强健的本体、稳健的小脑、灵敏的感知和智慧的大脑,其中产业链非常长,每一个环节对技术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挑战。”陈学东认为,进入工业场景相对要快一些,但是真正最终是要进入家庭,目前的难点和挑战仍然很多。

“目前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人形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环境适应能力、作业时间不足的问题。”陈学东说,下一步要解决其稳定的小脑、感知成功率和心脏供血供电的能力,也就是续航。

陈学东还提到,关节在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当中的占比超过了60%,而决定关节稳定可靠高效的又是电机、传动的减速器以及规划和控制系统等系列的技术,目前我们还面临挑战。这一点台湾有很好的基础,两岸合作也有了很长足的进步,但离人形机器人对关节技术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陈学东说,针对这些问题,希望各界从研发、产业、生态等方面关注,加快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传感器的融合、具身智能与自主学习、核心部件研发,并完善操作系统与工具链,推动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落地,掌握话语权。

微信图片_20250704190449.jpg


责任编辑:杨宏斌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