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图片源于网络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那位被网友称为“全网最幸运”的货车司机,近期将开着他的货车去榕江送救援物资。
前不久,因持续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贵州一大桥引桥发生垮塌,一辆红色大货车车头悬空,司机游国春被困车内。最终,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游国春被救出。
6月30日,游国春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视频称已经回到江西老家,“感谢贵州所有在场的蓝天救援队在危急时刻把我救出,给了我二次生命。以后我会尽我最大努力去做公益回馈社会。过几天我会开着我的大货车装满物资去榕江灾区救援”。
生死一线间,拯救的力量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掰手腕。游国春的这份“幸运”并非命运赐予的偶然礼物,而是社会治理体系内蕴的救援力量、专业素养与应急机制的完美协奏,是生命至上理念在危难时刻迸发的现实光芒。危难时刻,一个个体的幸运,往往源于集体的守护;一条生命的长度,有时取决于社会的温度。
尤为可贵的是,这位司机惊险脱困之后,并未停留于一己之幸,而是发出了幸运之后的“回响”:他宣布将装满物资的货车驶向榕江灾区。从此,游国春的车轮碾过的不再只是一条条公路,更是一段从“被人救助”到“施以援手”的心灵旅程。
心理学“创伤后成长”理论认为,一部分人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个体发展出了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这种积极的心理变化就是创伤后成长。游国春的货车,从谋生工具变成了爱心输送的枢纽。而这,正是他将他人关怀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最佳证明。
灾难中常有苦难与眼泪,却也常常催生出人性最坚韧的质地与最深沉的互助。这个夏天,我们见证了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庄严承诺,也看到了文明社会最珍贵的成长轨迹。所有的救助都不会落空,它们终将以某种形式,回到需要温暖的人身边。
救援者如同黑暗中的光点,点亮的是身陷困境者的希望,被光照亮的生命又化为传递光明的火种,这种集体善行的不断累加,最终也会构筑起比混凝土更坚固的精神堤坝。
当善意在人间流转成为循环往复的圆环,便没有一个人会孤单面对命运的狂风骤雨。
每一次被托举,都孕育着下一次坚定的托举之心;每一束照亮他人的光,都点燃着更多照亮前方的火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