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拥遗爱湖与何家湖两大校区,总占地面积逾千亩,在校学生规模达2万余人。
遗爱湖校区毗邻黄州古城遗爱湖风景区,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环境优美宜人;何家湖校区坐落于团风县园区中路,现代化校园设施完善,彰显时代气息。
学校现设有软件工程学院、理工学院、智能经济学院、交通学院、电商传媒学院、城市管理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金融科技学院、现代营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课部等11个院部,开设35个特色专业。办学以来,已为社会输送5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崇德、尚爱、强能、致远”的校训精神,在党的建设、教学改革、技能竞赛、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学校正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构建高水平专业群,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理工学院:在产业脉搏上练真功
在产业升级与技能人才需求精准对接的时代坐标下,理工学院以机电、建筑、医学、航空、医疗器械五大专业为支点,构筑起“车间即课堂、教师即导师、作品即产品”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硬核实训,赋能真才实学
学院拥有23个现代化专业实训室与18个理实一体化教室,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为学生打造了沉浸式学习环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有血液学、临床检验、数码显微等6个先进实训中心,确保学生掌握最前沿的检验技能。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屡获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更依托40余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依托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机场平台,首创“1+1+1”教学模式,学生在真实机库中锤炼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其培养模式被媒体多次跟踪报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敏锐对接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浪潮,重构课程体系,为学生铺就通往“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的黄金赛道。
双师领航,传承技术薪火
学院锻造了一支“双师型”比例超80%的优质师资队伍,他们既是精通理论的导师,又是技艺精湛的技术能手。在智能控制实训室,朱华老师带领学生操作工业自动化平台,其研发的“电工电子实训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操体验。孙嘉惠老师荣膺“黄冈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带领学生在智能建造领域深耕不辍。仅2025年上半年,理工学院就斩获1项省级课题与2项市级课题。这支师资队伍凭借扎实的学识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学生攀登技能高峰的坚实后盾。
文化铸魂,淬炼工匠基因
学院将黄冈深厚的毕昇文化融入育人血脉,让千年活字印刷的智慧在校园焕发新生。450余名师生走进毕昇纪念园,在斑驳的活字模具前感悟“精益求精”的创新真谛;原创节目《工匠铸魂》以铿锵战鼓为节、刚劲武术为骨、细腻匠舞为魂,生动演绎对卓越技艺的执着追求。这种文化滋养已融入学子血脉——2023级李宇轩同学连续两年在省大学生运动会上勇夺1500米金牌,更以破纪录成绩摘得800米桂冠,赛道上的每一次冲刺都是理工学子追求极致的精神写照。
产教共育,铺就就业通途
学院携手深圳市道元实业、东莞思榕智能装备等名企,推行“岗位+培养”考评机制,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医疗器械专业与大型医院及企业深度合作,学生直面行业前沿设备与技术。部分学生经历“校企交替学习”后坦言:“理论与实践反复淬炼,理解更深刻,成长更迅速。”学院就业率常年稳居93%以上,万余名毕业生如星火遍布全国21个省份,在机电制造、智能建造、航空维修、医学检验等关键领域发光发热,成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站在新起点,理工学院正以昂扬之姿,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工匠全速前行!
策划: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