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菁华、通讯员章晟)“能在党的生日这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这是最有意义的庆祝方式。”7月1日,武汉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捐献者——武汉理工大学“00后”硕士研究生小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这个庄严的日子,这位年轻的学生党员选择用一场生命的接力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礼物。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这份珍贵的“生命火种”将立即送往鄂西地区,为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在2020年12月,小袁在无偿献血活动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成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5年4月底,小袁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当即表示同意捐献。“我是一名党员,在群众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应该的。”小袁说,从递交入党申请书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
为确保捐献顺利进行,小袁做足了功课。当体检发现尿酸偏高后,他立即调整生活习惯:戒掉最爱的奶茶,坚持每天饮用2000毫升水;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之余,仍保持每周三次的健身习惯。
“他对待此次捐献就像对待科研实验一般。”小袁的导师说,“还专门查阅了大量医学文献,用Excel表格记录每天的饮食和运动情况。”
采集当天,小袁特意手写了一封鼓励信:“当我的造血干细胞流入你的身体,我们就成了血脉相连的亲人。请相信,风雨过后必有彩虹。”这封信将随同干细胞一起,带给远方的患者。
“想到自己的干细胞能挽救一个生命,就感觉很奇妙。‘七一’这天完成捐献,让这个日子对我而言更加意义非凡。”采集过程中,小袁胸前佩戴的党员徽章与采集仪器中流动的血液相映成辉。
当运送干细胞的专车驶向鄂西时,小袁收到了患者家属发来的信息:“您给予的不只是生的希望,更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培养出的优秀青年的样子。”这个平时理性冷静的理工科学生,见信却立刻红了眼眶:“祝愿患者早日康复,我们一起走向未来。”
虽然使用化名,但小袁的事迹仍在校园里引发热烈反响。同学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原来英雄就在身边,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在小袁事迹影响下,学校近期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
“我国现有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配型,希望更多年轻人如小袁一般,用科学认知和大爱情怀,为更多患者点燃生命之光。”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呼吁。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