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东湖快语| “带上菜刀”带来一呼百应,让救援队吃饱是父老乡亲最深沉的爱
湖北日报 2025-06-27 09:16:46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付勤

贵州榕江水灾后,一声特殊的"集结令"通过大喇叭响彻村庄:"带上菜刀,来村委会干活!"

全村老少集体行动,自家的菜刀、自家的蔬菜、自家的肉和鸡,如同办“长桌宴”一般每家出几个菜,给救援队送去1000份盒饭。

“压点,饭再压点!”压得紧紧实实的饭菜,是来自大爷大妈、大哥大姐扎扎实实的爱。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锅碗瓢盆,当一把把菜刀在案板上叮咚作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热气腾腾的饭菜,更是中国人民那份最朴素的情怀——绝不能让子弟兵和志愿者饿着,竭尽所能让他们在紧张艰苦的救灾行动中也能有口热饭吃,这是中国老百姓最本能的念头,最深沉质朴的爱。

这把菜刀,切出了军民鱼水情的代代传承。从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治伤员,到淮海战役中小推车推出的胜利,从河南水灾后的大锅烩面,到重庆山火前满山遍野的摩托车头灯,这种情感从来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修饰,它藏在每一粒米饭、每一片菜叶上,藏在煮熟的鸡蛋里,藏在层层包裹的盒饭中。

当年轻的战士满身泥泞地接过老乡递来的热饭热菜,当穿着厚重防火服的消防员吃着摩托大军送上山的冰棍、冰淇淋,这就是中国老百姓行动一致的默契。当英勇的战士们冲锋在一线,那一双双切菜炒菜的手,就是他们身后最坚固的堤坝,最温暖的后盾。

村委会的一声呼唤,全村人的自发响应,这种强大的组织和号召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它源于日复一日的信任积累,源于危急时刻的生死相托,源于“人民子弟兵”和“父老乡亲们”的双向奔赴,来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血脉相连。

“吃了吗”,是中国人独有的打招呼方式。“绝不能让孩子们饿着”,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哲学。洪水终将退去,由平凡人并肩而立筑起的堤坝,只会更加坚不可摧。

责任编辑:肖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