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祖坟搬迁是大事,但车间建起来能帮村里增收,这比啥都重要。”近日,龙坪乡申酉坪村村民田代明朴实的话语,令在协商迁坟事宜的村干部动容。近期,龙坪乡辖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厚养薄葬·文明殡葬”为主题深入开展入户宣传,申酉坪村与长岭岗社区涌现出的迁坟事例,成为乡风文明转型的鲜活缩影。
兄弟俩的“零补偿”迁坟记:让土地“活”起来更有价值
在申酉坪村马铃薯分拣车间的施工图纸上,一处祖坟正好处于规划用地中央。申酉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王乐远带着政策手册来到田代明家。令人意外的是,田代明兄弟表示:“我们兄弟商量好了,祖坟挪地方是支持村里发展,五千块迁坟补偿一分不要!”
田代胜指着后山的新坟址说道:“父亲生前总念叨要为村里做点事,现在把坟迁到荒坡上,不占耕地,车间建成后还能带动乡亲们务工。老人在世时,我们给他们顿顿热饭、悉心照料,这远比死后大操大办实在得多。”如今,分拣车间的钢架即将拔地而起,田氏兄弟主动让地的事迹,也成了村民们热议的话题。
绕城线旁的“三重响应”:规划图上的文明坐标
长岭岗社区209绕城线规划涉及3户村民祖坟搬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红白理事会”成员带着手绘的迁坟安置示意图上门解释:“新墓区统一修了排水沟,离公路也有安全距离。”出乎意料的是,三组村民第二天就主动联系村委会:“量地的时候喊我们一起去,别耽误工程进度。”
58岁的老党员刘太清带头迁坟,还特意叮嘱儿子:“别搞迷信那一套,墓碑刻上‘勤为本’就行。”目前,绕城线规划施工工作有序推进,3座新坟也将在统一规划的墓区整齐排列。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移风易俗方程式”
从申酉坪村到长岭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入户宣传,成为打开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契合点的钥匙。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宣传文明殡葬时,常算两笔账:“占半亩地修豪华墓,不如用这笔钱给老人装台空调。”“迁坟省下的人力,能帮家里多干两季农活。”
夕阳西下,龙坪乡的山梁被染成金色,实践站的志愿者们仍在整理新收集的村民建议。乡风文明积分手册上,申酉坪村和长岭岗社区主动迁坟村民的红星越贴越密。这些由迁坟故事催生的文明星火,正沿着实践站的宣传轨迹,在乡野间绘就厚养薄葬的新画卷。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万雪芬、李渊)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