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6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技术创新突破难点堵点 让有机质文物重获新生”案例获评十佳案例。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正面图 蔡元成 摄
作为“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核心单位,该中心在出土竹木漆器、竹木简牍等有机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完成的简牍占全国同期出土饱水简牍总量的80%,木漆器占全国同期饱水木漆器保护修复总量的70%,纺织品占全国同期出土纺织品的50%。
攻克重大关键性难题 打通有机质文物全过程保护技术通道
有机质文物如木漆器、竹简、纺织品等,因其材质的特殊性,在保护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创新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在国家科技支撑技术和重点研发计划的大力支持下,攻克领域内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基本打通了木漆器、竹简、纺织品等有机质文物全过程保护的技术通路,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修复简牍
近年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文物保护工作站推广模式,先后在成都、长沙、合肥、扬州、济南、兰州、南昌、云梦设立了8个以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为合作主体的工作站。通过工作站模式,推广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养各地科研、专业技术人才,从源头上加强了文物保护行业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国有机质文物保护利用的整体水平。
秉持全周期保护理念 抢救性保护众多明星文物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秉持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有效推进有机质文物的活化利用与科学保护。
谢家桥一号汉墓三号荒帷揭展后
谢家桥一号汉墓三号荒帷保护修复后
在发掘阶段,与考古团队紧密协作,运用先进技术对马山一号楚墓、三星堆等遗址出土文物实施现场保护,有效应对环境突变。在实验室抢救性保护方面,为全国27个省市、130余家文博单位提供文物保护技术支撑,实施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南里耶秦简等地漆器、简牍及甘肃吐谷浑王族慕容智墓、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不同时代纺织品修复工作。同时,还编制了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通过环境监测调控、定期巡查等预防性措施,显著提升纺织品等有机质文物的保存能力。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采取多项创新举措,攻克有机质文物保护修复难题,累计保护超10000件木漆器、18万余枚竹木简牍、1100余件纺织品,为赓续历史文脉、推动文物现代化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来源: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