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一杖成荫五世纪,今朝断臂!应城全力守护樊家营474岁“生命之树”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6-09 17:22:22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海)近日,在应城市樊家营村,一场针对村中“活文物”——一株树龄高达474年的古榆树的紧急保护修复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棵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乡愁记忆的古树,在经历风雨侵袭后,正得到应城市林业部门专业力量的精心救治。

这株参天古榆,不仅是樊家营村的地标,更是一部活着的地方志。据村民世代相传,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约1550年前后)。相传当时北方战乱,一位樊姓将军率领车、畅、王三位副将及部众意欲渡过大富水平叛。行至此处,突遇汛期,河水暴涨阻断去路。樊将军遂命将士于河西扎营。洪水退后,将军见此地背倚崎山,面朝大富水,九龙口环抱,地势平坦,林木葱郁,易守难攻,便率众留驻于此,渐成村落,得名“樊家营”。其后,因大富水连年泛滥,村民为观测水位涨落,在此处插下一根榆树枝作为标记。令人惊奇的是,水退之后,这根树枝竟生根发芽,顽强成活,历经近五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终成今日枝繁叶茂、三人方能合抱的参天巨树。

这棵古榆高约20米,树干粗壮,拥有三个巨大的主分支,彼此支撑,共同构成了巍峨的树冠。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导致其中最大的一根主分支不堪重负,轰然断裂。这一险情不仅使古树遭受重创,更使得剩余的两个主分支失去了重要的支撑,面临因受力失衡而相继断裂的巨大风险。

古树遇险的消息牵动着村民的心,也引起了应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高度重视。得知情况后,市资规局迅速反应,组织林业专家赶赴现场勘查评估。专家团队经详细评估后,制定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

目前,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专业的古树修复团队已进驻现场,保护修复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工作人员首先对古树的受损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清理和处理,去除了断裂分支的残枝,刷上防腐材料,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同时,为了防止另外两个分支失衡断裂,修复团队决定采用“顶拉箍”的方案。支柱顶撑:在受力最大的一个分支下方,设立坚固的钢柱进行支撑,分担其重量,防止下垂断裂。牵引加固:对另一个存在倾斜风险的分支,采用高强度柔性牵引绳进行固定,调整其受力方向,增强稳定性。铁箍加固:在分支的关键节点和脆弱部位,使用特制的加宽铁箍进行加固,犹如为古树“打上夹板”,防止其因自身重量或外力进一步开裂。

现场,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操作,专家提供指导监督,力求在保护古树本体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干预,恢复其自然风貌。村民们也自发关注着修复进展。“这棵古树是我们樊家营的宝贝,见证了我们村几百年的变迁,大家对它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一位当地村民感慨地说,“看到林业局的人来保护它,我们心里特别感动,也很放心。”

应城市林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绿色古董”。此次对樊家营古榆的保护修复,体现了应城市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高度重视。后续,林业部门将持续监测古树的恢复情况,并计划结合古树保护,进一步挖掘和宣传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让这棵历经沧桑的古树焕发新的生机,继续荫庇一方水土,传承历史文脉。

责任编辑:陈峥嵘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