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谢丹丽)在广袤无垠的基层天地中,年轻干部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庄严使命。持续强化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乃是我们于基层落地生根、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关键所在。这“四力”犹如前行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在基层奋斗新征程。
脚力是深入基层的“丈量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问题错综复杂。只有迈开步子、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做“泥腿子”干部,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他们的家长里短,才能知晓民生冷暖,掌握最真实的社情民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工作第一线,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释疑解惑、阐明道理、回应关切,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眼力是洞察问题的“显微镜”。身处基层一线,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年轻干部练就一双敏锐的“火眼金睛”,具备判断力、辨别力,能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端倪知大势,不被错误观点和思潮所迷惑。要增强观察力、发现力,眼光敏锐、独到,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认识能力。对任何事物都做到全面深刻、细致入微地观察,发掘群众的智慧,发现真善美、正能量。同时要善于发现群众的需求,从苗头萌芽中发现倾向性问题,从个别现象中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增强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看问题的能力。
脑力是破解难题的“智慧库”。直面基层工作中的各类难题,年轻干部务必要勤于思考、精于总结。要深入思考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战略、新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学习理解四个“举全市之力”,多出“好主意”、多提“金点子”、多开“好方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展现青春活力和贡献自身力量。
笔力是传递声音的“扩音器”。在基层,不仅要干得好,还要说得好、写得好。笔力体现着年轻干部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总结提炼能力。将基层的工作成果、群众的心声诉求、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文字展现出来,既能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又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思维层次。另一方面要做到“身为兵位,胸为帅谋”,准确领会领导意图,领导强调最多的、调研关心的、会议上脱稿发挥的,往往是重点,要深入领会并运用好。要多积累、肯吃苦,才能写得好。同时,还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境界,在写作上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做到精心推敲、反复修改,写出高质量文稿。用有力的笔力讲好基层故事,传播基层声音,为基层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脚力丈量基层的深度,眼力洞察问题的精度,脑力提升思考的高度,笔力拓展宣传的广度。
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四力”。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四力”书写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成“千亿级、五十强、幸福城”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