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星辉映讲台 匠心育桃李——记鄂州市实验小学党员教师刘雅萍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6-06 10:06:43

初夏的鄂城,晨雾未散,六(11)班的窗棂已透进第一缕晨光。刘雅萍老师静立在讲台前,掌心抚过台面斑驳的纹路,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二十八载春秋的故事。刹那间,往昔那个怀揣教育理想、青涩却坚定的年轻女孩,与此刻沉稳从容的自己悄然重合。耳畔,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她深知,这方小小的讲台,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千万家庭对未来的殷切期盼。

党徽闪耀:红色薪火映童心

多媒体屏幕上,《长津湖》的炮火声骤然响起,零下30℃的冰天雪地中,志愿军战士们匍匐前进的身影让教室陷入一片寂静。后排的小林突然别过脸去,肩膀微微颤抖,藏在课桌下的小手紧紧攥着衣角。刘老师轻轻放下教案,穿过课桌间的过道,将一张纸巾悄悄放在他桌上。这个细微的动作,恰似春日里的一阵暖风,不着痕迹地拂过少年敏感的心灵。

这不是刘老师第一次见证这样的时刻。当陈延年戴着镣铐走向刑场的镜头定格在屏幕上,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抽噎声打破了沉默;当孩子们齐声朗诵李大钊先生的《青春》,激昂的文字如同一簇簇跳动的火苗,点燃了每个少年心中的热血;当“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的朗诵声响彻礼堂,刘老师站在后台,看着孩子们攥紧的小拳头在灯光下泛着红光,听着他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礼堂回荡。她知道,这些从课本里、从影像中汲取的红色故事,正化作一颗颗火种,在孩子们的胸腔里燃烧成滚烫的信仰。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党徽别在胸前,更镌刻在刘老师的心底。每一节思政课,她都精心准备,将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结合,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她带着孩子们组织红色主题班会,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心中的英雄故事。在她的努力下,红色基因如同春雨,无声却有力地浸润着每一颗童心,让爱国爱党的种子在新时代少年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智慧领航:三航模式铸成长

“新时代的班主任既要做温暖的引路人,更要当智慧的设计者。” 在学校“智慧型班主任培养计划”指引下,刘老师创设的“三航”管理模式如春风化雨。

选苗导航时,刘老师像航海家绘制星图般细致,对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了然于心。责任星、智慧星、服务星的星光,照亮了六十多个不同的成长坐标。扶苗启航时,她助力班干部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蜕变。小辰同学第一次喊口令时声音发颤,刘老师便用“阶梯式放权法”耐心引导,从“我示范 - 你模仿”到“共研讨 - 齐改进”,这个羞涩的男孩逐渐变得自信大方有担当,成为优秀班长。壮苗启航阶段,她建立“班干部轮岗制”和“班级事务承包制”,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在“红领巾议事厅”里,孩子们自主讨论制定《班级公约》,用投票方式决定“图书角管理方案”。

这种“自治式管理”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民主意识,更让班级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凭借这一模式,刘老师所带班级先后获评全市三星章集体,6次被评为书香班级、50次被评为阳光中队;7人获市级个人三星章,35人获个人二星章,60人获个人一星章 。

墨香沁润:阅读点亮诗意梦

走进六(11)教室,仿佛踏入流动的图书馆。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泛着柔和的光泽,油墨香与纸页特有的气息交织,瞬间将人卷入知识的海洋。刘老师将自家书房的万卷书香搬进教室,让墨香氤氲在每个课间。每周三下午的《读书分享会》是教室里最热闹的时刻。刘老师常坐在孩子们中间,时而为他们梳理故事脉络,时而抛出有趣的问题,笑声与讨论声顺着敞开的窗户飘向校园的每个角落。

阅读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在生活的土壤里肆意生长。周末的鄂州市图书馆,总能遇见六(11)班孩子的身影,他们或踮着脚在书架间穿梭寻找,或趴在木质长桌上摘抄好词好句。回到家,电脑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将读书感悟化作文字,稚嫩的笔触里藏着对世界的新奇思考。刘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开展创意阅读活动,有的学生将书中故事改编成短剧,在班级舞台上精彩演绎;班级角落里的“书香画廊”贴满了画作,有的孩子用绚丽的水彩勾勒出《绿野仙踪》里的翡翠城,有的用素描细细描绘《骆驼祥子》里老北京的胡同。

在刘老师的引领下,阅读早已超越了书本的界限。它是课间交换的一本好书,是课堂上迸发的奇思妙想,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诗意。那些浸润在书香里的日子,正为孩子们的童年绘上最绚丽的色彩,滋养着他们的心灵,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心灵守护:关爱驱散成长霾

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扰。小华同学曾因学习压力和家庭环境变化,逐渐变得内向、孤僻,学习成绩也有所下滑。面对家长焦虑的神情和孩子迷茫的眼神,刘老师倍感责任重大。此后,课间总能看见刘老师与小华并肩坐在教室课椅上的身影。

为了让小华更自在地倾诉,刘老师在教室角落挂起一个装饰着星星贴纸的小信箱,郑重其事地与他约定:“这里是我们的秘密基地,任何想说的话,都可以写给我。”小华开始在信里分享小烦恼、新发现,甚至画出自己梦想中的机器人。刘老师悄悄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谁愿意分享关于科技的奇思妙想?”小华犹豫着举起手,声音虽小却充满新奇。在刘老师用心用情的引导下,小华慢慢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眼中逐渐闪现出自信的光芒和对知识的渴望。在学校举行的科技比赛萝卜搭塔中,小华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寒假那天,小华背着书包磨磨蹭蹭不肯离校,突然冲上前抱住刘老师:“一想到放假就见不到您和同学们,我特别难过,都想哭了。” 刘老师轻轻拍着他的背,窗外的雪落在肩头,却暖得像春天的阳光。那些藏在信箱里的悄悄话,那些课后的耐心陪伴,此刻都化作驱散阴霾的暖阳,照亮了少年前行的路。那一刻,刘老师脸上灿烂的笑容,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生动诠释!

桃李芬芳:岁月镌刻育人情

二十八年的坚守,从未黯淡刘老师眼中的热忱。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家访归来的披星戴月,记不清多少次深夜备课后的月光如水,平日里的琐碎日常,早已镌刻成她教育生涯的年轮。最难忘那个住院的深秋,术前孩子们送来贴心问候,术后的虚弱被孩子们祝福卡片的暖意驱散,重返教室那日,迎接刘老师的是震耳欲聋的掌声,还有孩子们扑进怀里的温暖。

办公桌上的木盒里,珍藏着跨越岁月的心意:褪色的贺卡上,“最棒妈妈老师”的字迹依然鲜艳;泛黄的信笺从天南地北寄来,诉说着毕业生的成长与思念;家长颤抖着双手递来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孩子蜕变的欣喜。这些珍贵的“勋章”,远比那些陈列在荣誉墙上的奖状更让她珍视。

当三星章集体的荣誉牌匾挂在教室墙上,当红色家书朗诵比赛的奖杯折射出光芒,当教学比赛的证书铺满桌面,刘老师却总是笑着说:“这些都比不上孩子们眼里的光。” 她记得那个曾内向自卑的小华如今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发言;记得调皮的小林成了热心助人的班干部;记得无数孩子从她的课堂里汲取力量,奔向更广阔的天地。教学比赛的累累硕果、市区名班主任、好老师、优秀辅导员等光荣称号,都在诉说着教育者的幸福密码,歌颂着教育者平凡岁月里春泥无声护新蕊,秋实满园证素心的诗篇。

暮色中的鄂城亮起万家灯火,刘老师在教室里批改完最后一本作业,起身环视着干净整洁的教室,好像又看到了白天孩子们灵动的身影,如星星灯渐次亮起:那些在晨光中颤抖的肩膀,在星光下成长的脸庞,都化作银河中的点点繁星。她知道,这方三尺讲台永远种着最璀璨的星河,而她,永远是那个仰望星空的守灯人,在岁月长河里,继续点亮更多年轻的星辰。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熊小芳)

责任编辑:戴扬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