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遭遇电信诈骗还能理赔?武汉70岁的毛婆婆获赔5万元
湖北日报 2025-05-27 10:39:50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天纵、王聪、通讯员章若岚、魏雅珺)遭遇电信诈骗还能理赔?今年70岁的毛伶俐婆婆成为湖北首例“防诈权益”受益人,成功获得5万元的保险理赔。

5月23日,毛伶俐在老伴和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中国移动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营业厅,送上写有“关爱老人暖人心,至诚至善似家人”的锦旗,感谢中国移动“防诈权益”产品帮她降低了资金损失。

5月23日,在中国移动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营业厅,毛伶俐在家人的陪伴下,给营业厅工作人员送上锦旗。(记者刘天纵摄)5月23日,在中国移动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营业厅,毛伶俐在家人的陪伴下,给营业厅工作人员送上锦旗。(记者刘天纵摄)

为帮助更多老年人远离电信诈骗,毛伶俐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了她的遭遇——

今年4月7日,毛伶俐在家中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警察,表示她涉嫌拐卖一名5岁儿童且将其遗弃在北京一家医院。诈骗分子准确报出了毛伶俐的身份证号码,并要求她添加微信和QQ。

随后,诈骗分子向毛伶俐发送了伪造的“刑事逮捕令”“冻结管制令”,文件上方印有公安部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抬头,指出毛伶俐涉及重大拐卖儿童刑事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58万元,需清查财产是否涉及不法黑金,要求她少出门、不报警、不声张,并实时报备行踪。

“我和老伴当时就吓傻了,也不敢告诉女儿和亲戚朋友。”毛伶俐称,诈骗分子均身着警服、语气严厉,背景也伪造成公安局办公场所。她每天要跟诈骗分子视频通话3至4个小时,每半个小时要汇报一次,连上厕所都要请示,连着几天不让出门,只能在家下面吃。

在每日高压监视下,毛伶俐的心理防线被逐步攻破,她不但向诈骗分子透露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还按照诈骗分子要求,准备将存折上的38.9万元和银行卡上的6.9万元定期存款全部转为活期。

由于毛伶俐使用的老年手机没有NFC功能,诈骗分子无法通过刷卡、扫脸等方式实现远程转账。4月9日,毛伶俐应诈骗分子要求,来到百步亭营业厅购买手机、新开手机号。

据营业员李晨飞回忆,毛伶俐买了一部2550元的智能手机,并购买了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孝心卡”,以及“湖北通话防诈1元月包”(含100分钟超清视话,赠送保额5万元的防电信网络诈骗权益)。

4月15日,身心俱疲的毛伶俐回到哥哥家吃饭,这是她第一次向外人透露自己涉及“拐卖儿童刑事案件”的遭遇。

“那是个骗子,你这个苕,去报案撒!”“对方说如果敢报案,还要再加刑。”“有什么事我承担,到公安局里去。”哥哥斩钉截铁的态度,点醒了毛伶俐。

毛伶俐一到公安局,民警对她说:“要是你真的犯了罪,我们直接去逮捕你,还每天跟你在屋里视频?”

报警后,民警发现毛伶俐银行卡上的6.9万元已被诈骗分子转到境外,存折上的38.9万元未转账成功,随即冻结了该存折账户。

4月17日,毛伶俐来到百步亭营业厅打算注销新办理的手机号。营业厅值班经理董逢倩得知婆婆被诈骗后,紧急向上级汇报,第一时间协助客户启动理赔手续。5月22日,“防诈权益”5万元理赔款到达毛伶俐账户。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驻湖北省经理董慧君介绍,“湖北通话防诈1元月包”理赔的第一步是用户到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给案件定性为“电信网络诈骗”后,30天内未追回的个人资金损失,用户向中国移动提交理赔申请材料,移动客服就会协助客户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正式启动理赔流程后,一般3到5天赔款就能到账。

百步亭营业厅值班经理董逢倩提醒广大老年用户:“遇到陌生来电,要多跟家人沟通,千万不要向陌生人转账。”

责任编辑:张爱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