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院士专家齐聚武汉畅聊!事关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未来
湖北日报 2025-05-24 19:43:09

DSC00726-opq3663325918.jpg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杨文、谷峰)5月2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和农业农村部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25年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座谈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70多家高校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单杨等专家作主旨报告,带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饕餮盛宴。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DSC00701-opq3663255108.jpg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十五五’亟待解决的产业科技问题”“前沿交叉学科赋能食品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大主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通报了我国“十四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及“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解读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瞄准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科技水平,加快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前沿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创新应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围绕农产品智能分等分级、高效分切分割、适度减菌杀菌、绿色烘干制冷、智慧包装储运等薄弱环节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加工领域的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共谋“十五五”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方向,助力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大文章。

DSC00704-opq3663236263.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刘蓉蓉在座谈总结时强调,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当前仍面临诸多依靠传统技术改良难以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要强化源头创新、自主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与前沿学科、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努力取得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成果,为产业变革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瞄准产业现状与痛点,贴合实际生产场景,提升试验成果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加速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实现互通有无和上下衔接,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合力服务产业发展。她表示,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座谈会的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将持续发挥好策划者与组织者的作用。

DSC00772-opq3663492029.jpg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陈志勇表示,湖北省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产业、以成果驱动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绿色智能化方向转型,聚焦精深加工、功能开发、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了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构建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以“稻米造血”“米糠变油”“蛋白变肉”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突破,不仅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也构筑起“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的产业闭环。希望进一步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加工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为全国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DSC00775-opq3663509319.jpg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向出席会议的嘉宾表示欢迎,希望与会专家持续加大对湖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他表示,湖北省农科院围绕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聚力突破农产品加工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在特色淡水产品精深加工、食用菌和食药资源高质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合作、携手共进,扎实做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向更高质量、更优效益、更大规模发展。

责任编辑:刘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