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高“研”值赋能教育发展——巴东教育科研本土化实践纪实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5-07 20:10:4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江)八百里巴东,自然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文人墨客眼中的诗和远方。但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的县情,导致县域教研难以组织,影响到教师专业成长。如何实施精准教研,让山区教研成为撬动教育发展的引擎和支点?

聚焦课堂精准引领

4月11日,巴东县沿渡河镇民族中心小学、茶店子镇中心小学举行联校教研活动。两校教师以“同课异构”方式,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巴东,无论乡镇学校举办的研训活动形式如何多样,课例研究始终是必选项。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全县每年定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好课堂、精品课遴选等活动,引领教师瞄准课堂、提质增效。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提升教育质量的“牛鼻子”。作为教研业务部门,县教育科研中心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课堂教学目标不明、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先后探索出“目标教学”“学案导学”“素养教学”等教学模式,课堂研究经历从“教学方法”向“教学内容”,从“优化结构、灵活运用方法”向“注重学生素养培育”的转变。

巴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课堂改革走深走实。全县初中学段聚焦大力推进科学人文素养教育课堂教学实践,小学学段积极探索山区小学有效教学实践路径,开展山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研究。课题研究覆盖县域内所有中小学校,教师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累计立项省级在研规划课题10项,州级在研规划课题45项。

创建基地示范引领

今年3月,巴东县教育局公布2025—2026年义务教育教研基地创建名单,确定44所中小学校为教改实验基地、学科类教研基地创建单位。至此,巴东县正式启动第三轮教研基地创建工作。

长期以来,巴东教育科研面临这样的困境:县域教研缺乏阵地和抓手,难以纵深推进;校本教研缺乏专业指导,难以推陈出新。为探寻教研机构、学校共赢的教研新路径,2018年,巴东县在官渡口镇初级中学、信陵镇民族实验小学“试水”教研基地创建工作。为期三年的创建,两校以“自我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三个核心要素为依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校本研训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信陵镇民族实验小学探索出的“161”校本教研模式得以推广。

初尝“甜头”,巴东县迅即启动第二轮教研基地创建。为调动学校自主创建积极性,县教育局改变首轮创建“戴帽下达”模式,发动学校自主申报创建,从近70个申报对象中遴选55所学校为基地创建单位,覆盖所有乡镇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制定《基地团队评估考核细则》,为创建提供蓝本和依据,引导学校对标创建。

在顶层设计的精准引导下,各学校因地制宜创新教研方式,探索出一系列适合校情的校本教研路径。神农中小学持续推进教育管理和教学方式改革,构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充满活力的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获得湖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等荣誉,入选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茶店子镇中心小学致力于构建教研长效机制,大力推行主题教研,通过理论讲座、主题研讨、课例观摩、评课议课、交流反思等形式组织教研。溪丘湾乡中心小学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邀请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部门工作人员来校讲座,开发出“课堂教学+课外拓展”校本课程。

2024年,县教育局组织对第二轮基地团队创建对象进行评估,认定26所中小学校为教研基地,126名教师为学科骨干团队成员。2025年春,巴东县对创建流程进行再次优化,启动第三轮教研基地创建工作。教研基地创建,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助推器”,引领全县教育科研守正创新。

培育团队骨干引领

4月25日,湖北省小学语文“学科星火行动・群读类学”课例展示活动。巴东县神农中小学向海艳、李雯老师分别执教《形形色色的人》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评改课。两位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能,赢得与会专家和教师一致好评。

向海艳、李雯的成长,离不开教研部门的培养。早在2020年春,全县组织的线上教研活动中,李雯在线授课供全县教师观摩。向海艳多次参加州、县竞赛活动。历经磨砺,两人逐渐从稚嫩走向稳重。2024年,向海艳、李雯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全省素养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巴东县3000多名教师零散分布在各个乡镇,集中培训难。为此,巴东县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培育县、镇两级骨干团队,以骨干团队引领教师整体素养提升。2021年底,县教育局确定171名教师为县级学科骨干团队成员培养对象,从学习反思、示范引领、指导培养等方面入手进行订单式培养。经过严格考核,县教育局认定126名教师为学科骨干教师。2025年,巴东县再次明确140名教师为县级骨干教师团队成员培养对象,实施订单式培养。

2025年,县教育局大力开展“教师素养提升年”活动。3至4月,累计举办县级业务讲堂四期、学科研训会50余场,参训教师1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乡镇学校通过联片教研、校校行、天天赛课等活动,为辖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打造一支引领本土教研的镇域骨干教师队伍,形成校、镇、县三级联动的教师培养网络,构建起梯队培养模式。目前已培育省、州、县级骨干教师500余名,镇级骨干教师800余人。

以骨干引领团队,用团队托举骨干。巴东教师,在成长的路上行稳致远,逐梦教育征途,共铸桃李芬芳!

责任编辑:云朵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