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毕静)4月29日,在麻城特教学校新校区美容美发实训教室内,学生们正专注地为同学设计发型,指尖翻飞间,一缕缕发丝被梳理得整齐利落。这一幕,正是学校“教育 - 康复 - 就业”全链条培养模式的生动缩影。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的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于2025年4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规划39间标准教室及18个专业功能室,可容纳500名学生在这里同时上课。这里不仅配备多感官训练室、畅游律动教室等康复设施,更创新开设美容美发、干洗、酒店服务等6类职业技能课程。
在模拟酒店客房中,学生们学习铺床单、套被套;干洗室内,学生从使用洗衣机到整理衣物,每一步都融入职业规范训练。此外,学校还与麻城职教集团合作,引入专业导师定期授课,确保技能培养与市场接轨。
“我们打破传统特教模式,让学生在场景化教学中掌握实用技能。”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高全介绍道。
从“学文化”到“专技能”
针对不同障碍类型学生,学校将文化课与技能培训深度融合。对于培智学生,学校借助触觉模具、可视化教具,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认知,帮助学生们在掌握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步熟练技能步骤;针对自闭症学生,学校运用多感官干预技术,有效提升他们的专注力,助力其融入课堂学习与技能培养。
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周胜妮说:“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针对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同学,我们在劳动中进行手把手的耐心指导,在教学和文体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融入社交元素,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沟通能力。”这种“细水长流”的教学方式,让80%的学生在半年时间内,劳动技能与社交沟通能力实现显著提升。
从学校课堂到社会实践
技能落地社会,离不开精准的就业支持。学校、市残联与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平台,平台建成后,2024年毕业的10名学生均实现学有所成、技能熟练,其中2人顺利进入酒店、美容院工作。同时,学校还与职教集团共商拓展特色就业路径,通过引入电商直播销售、园林艺术等专业课程,让学生掌握多样化职业技能的同时,敲开更广阔的就业大门。
“我们要让特殊学生从‘被帮扶者’变成‘价值创造者’,让每个孩子都有尊严地走向社会。”学校党支部书记高全说道,“目前,学校已与相关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力争让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从康复成长到技能培养,从课堂学习到职场衔接,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始终紧扣学生成长需求,走出了一条创新育人之路。如今,学校正朝着更高质量目标迈进: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常态化培训、技能培训等途径,让特教老师既握得住粉笔头、也教得会"铁手艺";一手抓办学模式创新,在学前融合教育中播撒希望种子,在职教课程里培育自立本领,用洗衣、理发等“接地气”的实训课堂架起通向社会的桥梁。这些带着泥土味的探索,正让“一个都不落下”的承诺化作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也让"麻城特教"这块招牌越擦越亮。(毕静 吴与亭 丁轲)
麻城市第九小学:童心绽放展风采“绳”采飞扬向未来
4月28日,麻城市第九小学举办班级跳绳比赛活动。作为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实践,此次活动以跳绳为载体,通过“全员参与+分层进阶+趣味挑战+文化赋能”模式,推动五育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跳绳强体能、跳绳促五育、跳绳创品牌”的特色校园文化。
赛场上,学生们身着统一校服,手持彩绳,随着音乐节奏整齐跳跃,动作轻盈流畅,展现出良好的体能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据了解,在此次活动中,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阶梯式进阶体系:低年级以“铜绳级”为基础逐步向“银绳级”“金绳级”进阶,高年级则需掌握自编花式组合动作等高阶技巧。这种分层教学既保障了活动普及性,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除常规练习外,学校还通过多样化活动激发参与热情——每周设“班级个人挑战赛”鼓励突破自我,每月开展“星级评定”评选“月度跳绳之星”,同时设立“优秀年级”“优秀班级”等奖项,形成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本次活动将持续至6月,后续还将举办花样跳绳展演、成果总结颁奖等活动。下一步,学校将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科学规划为路径、文化创新为动力,秉持“以体育人、以美育人”的理念推进跳绳特色建设,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