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透析十年血压失控,原是甲状旁腺在“作祟” 多学科协作微创切除,患者次日血压回归正常
湖北日报 2025-04-29 18:06:33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武天之、龚雨西)54岁的肾病患者田女士,10年来每次透析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低血压。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肾病内科揪出病因——甲状旁腺过度增生,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发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经该院多学科协作,施行高难度甲状旁腺微创切除手术。术后第二天,田女士血压恢复正常。 田阿姨依靠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可每次透析血压就剧烈波动,最低时不足正常人血压的一半。即便长期服用升压药、注射升压针,血压依旧难以维持稳定。频繁出现的头晕、眼前发黑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信心。

今年4月,田阿姨来到武大人民医院洪山院区肾病内科就诊。肾病内科主任梁伟教授团队全面评估发现,她患有严重肾性骨病。由于肾脏排毒功能丧失,体内钙、磷元素代谢紊乱,致使脖子上的甲状旁腺异常增生,疯狂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数据显示,田阿姨的甲状旁腺激素数值是正常人的20 倍。

梁伟介绍,甲状旁腺如同身体的“钙管家”,正常情况下能调节血钙水平。而肾性骨病患者因钙磷失衡,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失控,其分泌的异常增多的甲状旁腺激素会干扰血管调节功能,引发血管异常收缩或扩张,从而造成血压剧烈波动。对于田阿姨这种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低血压,外科手术切除过度活跃的甲状旁腺是最佳治疗方式。

面对田阿姨的复杂病情,肾病内科牵头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始明教授团队、麻醉科吴晓静教授团队组成治疗小组,克服了患者血压低如休克状态且麻醉风险极高等困难,仅用半小时便完成高难度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当天,田阿姨的甲状旁腺激素值骤降至正常范围;术后第二天,血压回升至107/73毫米汞柱,达到健康标准。4月26日,田阿姨康复出院。 梁伟提醒,长期透析患者若出现骨痛、皮肤瘙痒、血压异常波动等症状,应及时检查甲状旁腺功能,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责任编辑:李雪茹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