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潘庆芳 杨道三
“路畅、水清、景美,下次还要再来玩。”4月23日,62岁的河南南阳游客王国林远眺山水美景,流连忘返。在丹江口市环库公路“碧水连天”观景台,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环保志愿者罗贤锋、喻静热情地向他介绍环库公路的历史、沿线景点。
设计景观路后,他在这里安家
说起罗贤锋、喻静夫妇,还有一段与路结缘的故事。
2014年,丹江口环库公路启动,作为沿线景观带主设计师,罗贤锋从武汉赶到丹江口。“那时,这里连一条土路都没有,全是荆棘。”罗贤锋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期勘察设计阶段,他用脚步丈量100多公里的环库路,穿坏了多双鞋,妻子干脆到汉正街一次给他批发了4双球鞋。
因地造景,路景融合。在“碧水连天”观景台,罗贤锋亲手种下一棵棵柳树、紫薇花树。结合古均州八景,比如槐荫古渡景点,他设计种下一棵大槐树,复建古渡口。
2018年,丹江口环库公路基本成形,蜿蜒穿行于青山绿水间。眼前的湖光山色,深深震撼了来旅游的妻子喻静。夫妻俩合计了几天,最终决定,喻静辞掉武汉的工作,把家从武汉搬到丹江口市,两个正读书的孩子也因此转学。
在环库路边,夫妻俩在三官殿办事处高家沟村流转130亩土地,办起风之谷精品生态采摘园。“刚开始,父亲坚决反对我们把家从城里搬到农村,为此几天都不理睬我们,后来到农庄住了几天,才欣然点头。”42岁的喻静笑着对记者说。
漫步风之谷采摘园,古宅边流水潺潺,亭台掩映绿色果树之中,黄金蜜黄桃、有机黄心油桃、美国黑李等果树已进入挂果期。当地交通运输局投资几百万元,为高家沟村修好通村公路,带来一波波游客。如今,喻静已是当地知名网红主播,去年销售有机鲜桃5万公斤,接待游客5万人次。凭借便利的交通,夫妻俩计划在环库路周边打造康养基地。
流量变留量,一条路激活旅游业
“到丹江口旅游坐车免费了。”在河南淅川县九重镇武店村,58岁的乔明红坐上均州码头至渠首的公交车。这条丹江口公交集团2022年开行的公交旅游专线车,单程约40公里,节假日每天开行8趟,从淅川至丹江口免费乘坐。
这是该市交通的“引客入丹”工程,5条旅游公交专线中,3条免费线路直通丹江口大坝、水都花月夜、千岛画廊等核心景点,新能源观光车与生态停车场形成绿色出行闭环。此外,该市构建“快进慢游”立体交通体系,“掌上公交”APP实时推送车辆信息,全域扫码支付、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客流精准匹配。清明节期间,环库路免费接驳公交车运送游客2.3万余人次。
作为全国首批旅游公路,113公里的丹江口环库公路不仅串联武当山、沧浪湿地等50余处景点,更以12个特色观景台、30余处骑行驿站和房车营地,将交通线升级为沉浸式风景线。AR导览系统激活均州古城遗址的文化基因,南水北调移民纪念馆里光影交织的移民故事,让公路成为流动的文化展廊。
数据显示,环库公路通车后,沿线农家乐、民宿数量激增120%,2024年自驾游占比达65%,带动库区农副产品销售超8亿元,实现修一条路、兴一片业、富一方民。
夜幕降临,汉江两岸霓虹璀璨,“南水北调”演艺船船票预售一空。 “日游最美公路,夜赏大型灯光秀,将游客停留时长从8小时延长至16小时。”丹江口市文旅投公司负责人刘宇介绍,2024年,丹江口市游客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今年一季度,该市接待游客258.66万人次,同比增长12.95%,实现旅游总收入17.61亿元,同比增长14.16%。
交旅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鲜活样本。丹江口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熊显成说,环库公路沿线的60个特色村落,借势发展渔家乐、非遗工坊等业态,库区群众年均收入增幅达15%。
从过境游到旅游目的地,丹江口市以路网编织风景,走出了一条交通引领、文旅增值、生态反哺的融合发展之路。这座因水而兴的城市,正以交旅融合为笔,在绿水青山间绘就共同富裕的新图景。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