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熊颜芬)陈俊博,天门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从检35年以来,先后在行装科、反贪局、公诉科、预防科、侦监科、公益诉讼部、控告申诉部工作。他兢兢业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检察温度。
脱下橄榄绿,换上检察蓝,初心不改
1986年,怀着对军人的崇敬,陈俊博投身到了军营,在对越作战中荣立个人一等功。1990年,陈俊博转业成为了天门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干警。军人不服输的品格激励着陈俊博,他做事从不推诿,对领导交代的事,他立刻办,对群众关心的事,他马上办、用心办。他经常说,检察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要敢于监督,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展现司法公正。
从检三十余年,他先后被湖北省委政法委、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评为“严打”先进个人、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被天门市政府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多次被汉江分院评为先进检察官。一份份荣誉见证了他热爱检察事业的初心,也见证了他对检察事业的用心。
离开刑检岗,深耕控申岗,一心为民
自进入检察院工作以来,陈俊博先后在多种岗位工作过,不管是后勤、还是公诉,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一如既往将工作做到最好,他把对工作的热爱、对法律知识学习的热情,融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反映在笔记本上记载的每一个字迹上。
2021年8月,因工作需要,他成为控告申诉检察部负责人。他总说,控申检察工作是一项“民心工作”,也是检察机关听取群众声音的窗口,要用真心为群众解决问题,打通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他积极向上争取,推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服务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
国家司法救助是扶危济困的民生工程,为了改变天门市人民检察院司法救助工作落后的局面,他带领部门干警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组,加强对司法救助政策宣传,获得了各镇街道的大力支持。还积极与市民政、市妇联等市直部门联系,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在资金救助的同时,畅通社会救助机制,切实解决申请人及其近亲属的生活困难。
为了进一步保障退役军人军属权益,他积极促进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军属司法救助工作意见》,为困难退役军人军属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市检察院的司法救助案件数从原来的每年4件提升到了每年30件,司法救助率得到持续提升。
让陈俊博印象最深刻的是刚来控申时办理的小卢司法救助案,小卢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小卢的爷爷奶奶也已经过世,唯一的亲人也就是小卢的爸爸在一起交通肇事中被撞身亡,小卢因为是未成年人无法提起民事诉讼,小卢的姑姑为了小卢的监护权跑了很多地方,但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当她来到12309检察服务中心时,陈俊博接待了她,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本院民事行政部门联系,通过民行部门对小卢支持起诉,并协调有关部门确定小卢的监护权。考虑到小卢系未成年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陈俊博多次走访其所在的村委、学校,帮助小卢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并为小卢申请到3万元的司法救助金。
小卢和姑姑收到救助金后,热泪盈眶,小卢姑姑表示:“就算日子再难,我也会把小卢抚养长大,让他好好读书,像你们一样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既解案结,又解心结,为民用情
控申是检察机关面对社会矛盾最集中、最复杂,也是对群众联系最紧密的窗口。只有俯下身子,用心对待群众诉求,才能更快地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化解矛盾,提升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满意度。
陈俊博坚持与上访群众面对面交谈,倾听他们的诉求,解读办案中的所思所想,以案释法。
三年多来,他共接待群众信访452件,全部做到了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办理进展或办理结果性回复。同时他还积极推进检察机关入驻市综治中心工作,在市综治中心设置专门检察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他曾办理一起信访案件,涉案人老谈是个老上访户,由于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不服,2021年以来一直持续上访。到检察院申诉后,陈俊博认真审查申诉材料,调阅相关卷宗,分析研究案情,确认不符合民事再审条件。
与此同时,陈俊博还发现老谈是个低保户,女儿又有重度残疾,银行卡被冻结,生活十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陈俊博没有一推了之,一方面给老谈释法说理,把案件不符合再审条件的理由说清楚,讲透彻;另一方面与法院沟通,尽快解决遗留的尾巴,还专程联系老谈所在乡镇、村组,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经过多方努力,老谈的生活得到改善,上访矛盾也迎刃而解。
点点滴滴都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陈俊博将检察温情融入民生关切,用实际行动架起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努力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出一道道靓丽的检察蓝!
声明:凡本平台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