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挺膺担当在前 攻坚克难不停 质效提速并进——天门新区征迁工作走笔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4-25 11:04:12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邓慧遐、宋志轶)“天门新区”建设,是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载体,对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委市政府为促进项目高质高效推进,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天门新区建设指挥部应运而生。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指挥部自去年5月运行以来,坚持“一盘棋统筹,一股绳发力”,创下天门征迁工作“加速度”:惠民力度前所未有、推进速度前所未有、平稳有序前所未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去年春,市委市政府锚定发展目标,站在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擘画茶圣故里新蓝图——建设“天门新区”,为我市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惠民力度超历史的征迁政策很快出台,征迁号角吹响,全市上下闻令而动。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宣传普及、一次次开在现场的推进协调会、一道道走村入户的忙碌身影、一场场细致周到的房屋拆迁、一张张告别“老破”旧居的喜悦笑脸、一个个旧房换新居的乔迁之喜,让这个春天活力十足。

好政策  赢得众民心

在征迁工作中,我市各级干部坚持多“敲门”宣讲政策、常“进门”倾听民意、勤“出门”解决诉求,变“征迁工程”为“暖心工程”,赢得了征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征迁工作启动以来,在天门新区建设指挥部和侯口等分指挥部统筹协调下,各征迁包保专班入户宣讲政策,优化服务保障,加强沟通协调,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去年7月,在得知征迁户彭某准备把房子腾空搬迁的信息后,包保专班迅速组织人员、车辆,帮助彭某家腾空房屋。

“听包保干部讲了政策,弄明白了政府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好,把城市建得更宜居。”彭某说,这次征迁政策力度空前,真正做到了为民利民。

和彭某一样,绝大多数征迁户在了解惠民政策、被包保干部感动后,迅速签约、果断搬迁。

截至4月17日,竟陵、侯口、杨林三个片区入户共测绘评估728户。其中:侯口片区征迁户数367户,累计已签约316户,已腾空279户,已拆除277户。

勇创新  拼出新维度

“天门新区”建设是前所未有的重大项目工程,没有借鉴的经验样本,如何破局,如何规范运行?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办公,天门新区建设指挥部在干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
“高位推进、高点谋划、高效落实。”指挥部成员达成共识。今年,指挥部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机制、重组架构强引擎——
新设项目管理部,精选专业人员组建工程技术专班,专门负责项目策划与进度管控。保留征迁安置部持续深耕征地拆迁、群众安置工作。重组综合事务部,强化统筹协调与督导职能,构建高效的指挥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机制,建立定期调度体系:每周一召开分指调度会部署常态工作,周四召开项目推进会破解实施难题,周六开展现场办公会强化一线督导。
建立不定期动态调度机制,建立“领导驻点+专班攻坚”责任体系,实行重点任务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深化“双集中”管理机制,严格实施包保单位每日考勤制度,坚持推行重点对象“五包一”工作法,形成多方协同作战格局,通过高频次、多维度统筹协调,确保工作全盘联动、运转顺畅。
坚持一线统筹、一线协调、一线推进,用脚步丈量民情,多次在现场召开专题会,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为包保小组答疑解惑……政令畅通,带来党员干部争相进组入户,扎进田间地头,争分夺秒开展征迁工作的可喜局面。

强作风  跑出加速度

4月11日上午8时,侯口街道陈方社区杨氏三兄弟的房屋正在拆除。
11时左右,暴雨大风来袭,天门新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董青平冒雨深入侯口片区征迁区,现场指导应对强对流天气工作。
晚上暴雨如注,在胡某家里,继白天交流后,专班人员继续面对面商谈拆迁事宜……
这,只是当天征迁工作中的几个片段而已。
像这样夜以继日、节假日不休,不是在去征迁现场的路上,就是在群众家面对面交心谈心;不是在会商疑难问题,就是在项目现场统筹协调;不是在统计数据、整理资料,就是在记录工作日志、分析得失……
每天,都是步履匆匆;每日,总有人走村入户;每天,都在高效安全运行……虽然像陀螺一样运转很累,但是看到拆迁后的平地、搬进新房群众的笑脸,大家又重振精神,投入工作……
“项目建设等不起,城市更新需加快。做群众工作不分上下班、节假日。”指挥部及各分指挥部认识统一、步调一致。
祖坟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敬祖之情,但随着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的推进,迁坟不得不摆上议事日程。指挥部和各分指挥部攻坚克难,用“四千”精神(想过千方百计、说过千言万语、经过千难万阻、吃过千辛万苦)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截至4月18日,新区迁坟总数共计872座,已迁出707座。
好作风跑出加速度,如今,侯口片区征迁工作进入煞尾阶段,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向未来  新区新地标

阳春三月,走进陈方社区征迁现场,昔日杂乱无章的房屋大部分已拆除。
“以前居住环境老破旧,虽然是城中村,但道路坑洼,基础设施差。现在,政府给这么好的政策,帮助我们搬新家改善环境,我们应该支持!”已搬进安置小区的陈方社区居民老彭深有感触地说,30多年的旧房换了新单元,村民上了楼,也成了城市居民……
目前,新区项目规划设计正有序展开,前期共谋划项目17个,主要涉及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体育馆、体育场、体育运动学校、会展中心、人民广场、沿河西路等,其中市政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已进场施工,综合管廊及管沟已完成招标。
未来,这片农村将变成城市新地标。届时,人民广场、会展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将一一建成,让广大群众乐享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成果。一个产业兴、人气旺、活力足的高品质城市新区标杆将拔地而起。


声明:凡本平台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尹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