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聚焦建支点 争当“优等生” 奋力开创跨越赶超发展新局面】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强化支点意识 为争当“优等生”夯实“三农”基础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4-25 11:07:42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吴丹)“三农”工作是推动支点建设的基础,基础越厚实,支点越稳固。围绕加快打造“一城四基地”的要求,新的一年,市农业农村局将如何聚焦“支点建设”,打造全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确保以优异成绩创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争当高质量发展“优等生”贡献力量?今天的《聚焦建支点,争当优等生》系列访谈,请看记者对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志兵的专访。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志兵: 一是夯实稳产保供“压舱石”。着力“稳面积、提单产、保总量”,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强化农业防灾减灾,抓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0.6万亩、产量83万吨以上,油菜种植面积60万亩以上,大豆种植面积39.1万亩以上。二是按下单产提升“加速键”。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促进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稳步提升粮油产能。发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作用,集成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大豆单产提升工程项目,提高水肥一体化设施应用水平。三是打造科技创新“助推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扎实推进国家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和全省首批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共建部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实践教学培训基地,积极争取农业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建设。持续畅通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四是打好农田建设“组合拳”。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一平”(田块平)、“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的标准,抓好田、土、水、路建设,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力争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建运管”一体化试点,加强建后运营管护,提升农田产出能力。

产业支点,是全省重点打造的五大支点之一,地位明确,关系重大。市农业农村局锚定目标,细心谋划,围绕 “三个升级” 举措精准发力,全力加速乡村产业发展步伐,通过不断夯实产业根基,为支点建设提供稳固且强劲的支撑。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志兵:一是抓特色产业升级。聚焦“米”和“菜”两大特色,做大优质稻米产业链,依托庄品健“江汉大米”核心企业和全国优质水稻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基地;做强绿色蔬菜产业链,巩固40万亩以上蔬菜生产能力,打造全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蔬菜集散中心。二是抓加工能力升级。实施农业领军企业倍增行动,加快红日子、庄品健等龙头企业提规扩能建设。全年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市级10家,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70家。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招商,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速10%以上。三是抓服务平台升级。持续建设“壹品天门”品牌,积极参与创建“江汉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全力打造“天门萝卜”特色品牌。唱响张港花椰菜、岳口芋环等地理标志品牌,继续办好江汉平原蔬菜产业大会等节会活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见势成效,打造具备现代化核心功能的农业产业发展平台。

全市跨越赶超发展大会暨三级干部会议围绕“聚焦建支点,争当优等生”作出了七项重点工作安排,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便是其中关键一项。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会议要求,紧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全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稳步前行。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志兵:一是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常态化监测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推进就业、创业两大帮扶行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2.59万人以上。二是擦亮和美乡村名片。接续建设7个和美乡村,重点开展天北农文旅融合发展连村连片建设,开展“厕污垃”综合治理试点,改建户厕3000个以上。深入推进“清洁天门”行动,以道路、河渠、村庄、田块“四旁”为重点,持续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旱厕、清废弃物“四清”活动,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


声明:凡本平台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尹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