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聚焦建支点 争当“优等生” 奋力开创跨越赶超发展新局面】天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聚焦主责主业 助力支点建设 用实干书写争当“优等生”的精彩答卷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4-24 11:30:14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乔文年)全市跨越赶超发展大会暨三级干部会议提出了“三个跨越、三个赶超”的目标任务,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目标,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让人民群众在统筹发展和保护中持续提升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今天的《聚焦建支点 争当“优等生” 奋力开创跨越赶超发展新局面》专栏,来看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强的专访。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强:一是构建实施“一张蓝图”。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加快市、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推进专项规划编制,构建起全域统筹、城乡融合的规划格局。适度优化城镇开发边界,最大程度统筹保护与发展,深入推进“多规合一”,确保市委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举措能真正落实见效。

二是提升要素保障质效。不断提升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精准实施“一地一策”盘活存量用地,力争处置闲置土地1300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000亩。全年计划收储土地4900亩,供应土地9000亩。保障林地定额15公顷、采伐限额14万立方米以上。

三是筑牢绿色发展根基。一体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打造,全面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任务,启动佛子山、皂市、张家湖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全年造林绿化任务1万亩和提升项目2000亩。力争城镇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二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个。

四是守牢风险防控底线。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45.3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少于210.26万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和撤离避险。健全森林防火网格化责任体系,加强火情智能监测和火源管控。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今年第一批改造农村危房 75户以上,严守“人不进危房、危房不住人”的安全底线。创新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技术应用,推动安全生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

围绕全市“七项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聚焦职能定位,将服务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项目为王、效率为先、保障从快、服务从优,实现所有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应保快保。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强:一是持续开展“两上四服务”活动。主动上门对接解难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谋突破。‌主动、热情、‌精准、‌高效服务‌,切实保障项目快审、快报、快发证、快开工、快竣工验收。

二是促进政策供给落地。强化增存政策的叠加发力,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盘活国企存量地“黄金8条”、地方专项债土地收储等用地政策上,提高知晓度,一次性告知用地主体。

三是做到用地结构更优。今年以来,全市获批建设用地1100亩,力争全年报批用地6000亩以上。对重点项目做到优保先保,加强临时用地支撑。对集体建设用地做到早规划、早报批。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将强化要素赋能,锐意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强:一是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活动,“一书四证”一天办结,100%网上办理。深化建设用地“多审合一”“多测合一”改革。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带押过户”“交房即交证”和跨省通办。

二是积极融入大财政体系建设。从抓“收入”、抓“变现”、抓“创新”、抓“绩效”等方面着手,有效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积极推动“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加强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

三是加强“数化自然”建设。持续推进“一张图”建设,稳步提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和监管效能。实施“一码管地”“一码可查”“一码可办”。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自然资源组合供应等,实现“规、批、征、供、用、验、登”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控和智慧审批。为我市聚焦建支点,争当“优等生”,奋力开创跨越赶超发展新局面贡献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力量。

声明:凡本平台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喻朱璨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