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为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贡献更好耕肥力量 这场培训班干货十足
湖北日报 2025-04-22 16:46:34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杨文兵、任文海)4月16日至18日,全省科学施肥增效技术培训班在黄冈举办。全省各市(州)农业农村部门分管负责人、耕肥站负责人和各县(市、区)耕肥站技术人员共140余人齐聚一堂,共探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助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走深走实。

本次培训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形式展开,参会代表实地走访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再生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基地、五斗地村蕲艾绿色种植示范区及配方肥生产企业,直观感受耕肥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提质作用。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省耕肥总站等单位专家,围绕“十五五”科学施肥工作思路与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验收销号工作方案解读、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工作要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大豆根瘤菌应用等专题开展了技术培训,介绍了前沿科学施肥增效技术。黄冈市、蕲春县、秭归县、监利市、荆门市东宝区、随州市曾都区等6个市、县做典型经验交流,亮出各自耕肥工作“看家本领”。

2024年,我省耕肥工作成效明显,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45等,比上年度提升0.04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2.38%以上,“三新”示范推广面积270万亩,化肥施用量较上一年度减少3.59万吨(折纯),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3%以上。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共组织65个服务组织参与,服务种养殖主体7万余家,初步形成了整县推进、种养适配、生态循环的“种养+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长效机制。同时,争取到农业农村部第二轮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2个名额,继续承担16个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科学施肥增效的项目继续全覆盖实施。

耕肥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对耕肥的“笔墨”越来越浓。省耕肥总站站长余秋华透露,全省耕肥系统今年将紧盯不放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这一政治任务,严格实施好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酸化治理重点县三大转移支付项目,坚持做实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应用、县域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定位监测、节水农业试验示范、肥料管理六项常态化工作,积极开展ARC生物菌剂提质固氮耦合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研究、“智慧耕肥”系统建设、特色工作模式集成应用三项特色工作,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鱼米之乡”贡献更多更好的耕肥力量。

责任编辑:彭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