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雯洁、通讯员许斌、杨岑、刘禹)“谢谢您,宋主任,您挽救了我父亲的生命,挽救了我们的家庭!”4月10日,从深圳赶回武汉的姑娘小伍哽咽着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宋启斌主任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将连夜定制的锦旗送到宋启斌教授团队的手中。
小伍的父亲因突发头昏,在湖北黄冈某医院被查出颅内多发巨大占位,经治疗后病情仍急剧恶化。患者紧急转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时呈半昏迷状态,血压高达190/112mmHg、心率50bpm左右,情况危急。
肿瘤中心迅速向医务处申请了院区紧急MDT 讨论。宋启斌为代表的肿瘤中心专家联合各相关学科团队做出诊疗计划:首先采用精准、疗效好、副作用少、微创乃至无创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RT)控制病情。在洪山院区组织下,诊疗团队开通了“绿色通道”,为患者紧急进行了精准定位、计划和SRT治疗。仅三天(次)的治疗,复查发现颅内肿瘤较前明显缩小,从半昏迷状态直接可以下床自行活动。
宋启斌介绍,作为医院肿瘤诊疗的核心特色,肿瘤中心全面推行“MDT to HIM”(多学科诊疗到健康管理)模式,组建由肿瘤内科、放疗科、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30 余个学科组成的“抗癌战队”。
针对肺癌、头颈肿瘤、乳腺肿瘤、泌尿肿瘤等复杂癌种,中心每周固定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一次挂号、多科专家同步问诊”的机制,避免患者辗转科室的奔波之苦。值得关注的是,洪山院区特别设立“MDT门诊专属通道”,配备智能会诊系统,可实时调取分子病理、基因检测等全维度数据,让诊疗方案精准度提升40%以上。自该院全面实施MDT模式以来,尤其是针对急重症的MDT绿色通道启动后,联合数字化病理及分子病理、多模态影像、高精尖放疗设备等技术手段,多位急重症患者从中受益,诊治及时率和成功率都较前大幅提升。
-
回复